證據收集的主體有哪些
證據收集和提供的主體是公安、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辯護律師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許可,并且經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
《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提供證據的責任,只有在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收集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時,人民法院才主動調查、收集證據。為了使當事人更好地承擔提供證據的責任,《民事訴訟法》第61條賦予了其訴訟代理人收集證據的權利,即“代理訴訟的律師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調查收集證據,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
證據收集調查的介紹
執法機關和律師為了證明特定的案件事實,按照法律規定的范圍和程序,收集證據和證據材料的法律活動。證據必須由司法人員和當事人依據法定程序收集和提供。從司法實踐的角度看,相當一部分冤假錯案是沒有依法正確、合理、全面收集證據造成的;從法律規定的角度看,證明主體依照法律積極主動采取相應措施、運用各種方法,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以發現和取得與案件相關的各種證據,是正確處理案件的必經階段和基本前提。依法收集證據,對查明案件事實,正確處理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證據收集和提供的主體必須具有合法性,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證據的收集和提供不僅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權利,而且收集和提供證據本身既是一項權利,更是一項責任。如果未按法律規定任意擴大收集和提供證據的主體,必將對當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其他公民的基本隱私權等人權造成極大傷害。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證據收集和提供的主體是公安、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大隊判定責任書需要多久
2020-12-18在工地干活砸掉了兩顆門牙,如何申請工傷賠償
2021-03-18定金不能超過合同總價多少
2020-12-23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