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醫患溝通產生醫療糾紛
1、實行醫院全員溝通制度
醫院制定實行醫患溝通制度。醫院職工在為患者提供的各種服務過程中都應當樹立醫患溝通的意識,不失時機、主動、熱情、禮貌、誠懇、語氣平緩、滿意回答患者及親屬提出的問題,并按制度要求,根據不同崗位的溝通需求與患者及親屬進行滿意有效的溝通。通過學習,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人文科學知識和技能,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提高與患者進行語言溝通交流的能力,使他們敢于溝通,善于交流,既掌握原則性,又把握靈活性,把患者當作親人,多一些耐心,建立融洽的朋友式的關系,不斷贏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在醫患關系中,醫方處于主動地位,患方處于被動地位,要時時掌握主動權,有針對性引導,做到有的放矢。
2、謹記溝通注意事項
溝通應力求使用表達貼切的通俗語言,注意既不能引起歧義,也不能引起患者不科學的幻想。要注意內容的層次性。要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復雜程度以及預后好差,由不同級別的醫護人員溝通。同時要根據患者及其近親屬的文化程度和要求不同,采取不同方式溝通。如已經發生糾紛苗頭,要重點溝通。對帶有共性的多發病、常見病、季節性疾病可以進行集體溝通。對于疑難、危重患者,由患者所在科室或小組共同與家屬正式溝通;對于治療風險大、效果不理想及預后不良者,應由科主任主持科內會診討論后由科主任為主集體與患者溝通。對于在醫療活動中可能出現問題的患者,應立即將其做為重點對象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性溝通。預防性溝通應記人病程記錄,必要時由患方簽字。經治醫師與患方溝通困難或障礙者應另換其他醫務人員(盡可能由上級醫師)溝通。診斷不明或病情惡化時科室內醫務人員應先進行討論,統一協調后,再行溝通,避免患方不信任或產生疑慮。溝通時可以借助于實物、圖譜、標本、模型等對照講解,增加患方感性認識,便于患方對診療過程的理解和支持。
3、隨時做好溝通記錄
醫護人員的每次溝通都應在病歷的病程記錄或護理記錄中有詳細記載。記錄的內容有:時間、地點、參加的醫護人員以及患者、親屬姓名、實際內容、溝通結果等。重要的溝通記錄應當由患方簽署意見和簽名。
醫生救死扶傷,本是高尚的職業。但是醫患關系緊張,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醫生與患者的關系,不得不重視溝通的技巧與重要性。如果溝通順暢,多交流,多講解,相信醫生能夠理解患者的心情,患者也會感謝醫生的付出,減少猜疑,減少抱怨,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試用期辭退工資結算怎么算
2021-02-24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九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養老金補發
2021-01-07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車禍哪些費用保險公司可以賠償
2021-02-06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