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和市一中院聯合舉行了“侵權責任承擔方式理論、實踐與立法研討會”。會上,侵權責任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浮出水面,草案細化了交通肇事、產品糾紛等各種侵權責任,在醫療損害責任一章中,還特別規定了醫療機構隱匿醫學文書等三種推定性醫療過錯,減輕了患者的舉證責任。
草案共列出12章、92條法律條款,其中,特別提出了產品責任、機動車肇事責任、醫療損害責任、環境污染責任等常見侵權糾紛,還首次單獨列出高度危險責任、動物損害責任及物件損害責任等日益多發的民事糾紛。
在醫療損害責任中,草案規定在三種情形下,即醫療機構違反相關規定、隱匿或拒絕提供相關醫學文書和資料、偽造或者銷毀相關醫學文書和資料的,采取過錯推定原則,推定醫務人員具有過錯。這一規定,將極大減輕患者的舉證責任。
一般而言,我國司法采取“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但基于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現狀,患者明顯處于弱勢,即使其在醫療機構受到損害,也很難從醫療機構提取相關證據。因此,草案將醫療過錯舉證責任歸之于醫療機構,醫院能夠證明的就可以免除責任,不能證明的就可以推定其存在醫療過錯,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醫療事故的行政責任
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法制,對醫療事故的處理一般采取批評教育從嚴,懲罰處理從寬的原則,大多采用行政手段進行調解。如果調解失敗,轉由司法機構依法處理。《辦法》第20條規定:對造成醫療責任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員,醫療單位應當根據其事故等級、情節輕重、本人態度和一貫表現,分別給予以下行政處分:
一級醫效事故: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
二級醫效事故: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
三級醫效事故: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
《辦法》第21條規定:對造成醫療技術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員,醫療單位應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吸取教訓,一般可免予行政處分;對情節嚴重的,也應當依照本辦法第20條的規定,酌情給予行政處分。
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所造成的醫療事故,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根據事故等級、情節、本人態度,除責令其病員或家屬一次性經濟補償外,還可以處一年以內的停業或者吊銷其開業執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農村城鎮化改革,面臨房屋拆遷,拆遷補償是選擇房屋還是錢
2021-03-09成都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費用是多少
2021-02-25茂名電白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0拆遷安置房上市交易條件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