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拾得遺失物是什么
拾得遺失物是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遺失物只能是物,而不能是某種權利。
遺失物指非基于遺失人的意志而暫時喪失占有的物,遺失物只能是動產,遺失物的拾得屬于事實行為,不以拾得人有行為能力為必要。遺失物只能是動產,不動產不存在遺失的問題。遺失物也不是無主財產,只不過是所有人喪失了對于物的占有,不為任何人占有的物。至于所有人喪失對于物的占有的情況,則有種種不同。一般是所有人自己因某種原因遺失;還有其他的情況,例如直接占有人將物遺丟失,對于間接占有人即所有人來講,是為遺失物。再如,無行為能力的所有人將物拋棄,因他欠缺意思能力,就不成立所有權的拋棄。但是所有人為了安全的目的或者其他考慮,將物品埋藏于土地之中或放置于一定的隱秘的場所,這時所有人并沒有喪失對于物的占有,因此并不是遺失物,如果因年長日久,所有人忘其所在,則為埋藏物或者隱藏物。
我國《物權法》在《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的基礎上,對拾得遺失物的規則稍作改進,于第109~113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拾得遺失物在生活中經常出現,實質上就是撿到東西,所以自己要合理的處置有關的問題,減少自己的利益損失,但是最為關鍵的還是有關的部門的協調處理,如果在生活中撿到東西,當事人應該清楚其中的利弊,充分認識到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亂拿。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撞人出院后怎么調解
2021-01-09為取證偷拍洗澡鏡頭侵犯隱私權
2020-11-11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商號如何取得
2021-03-16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個人房屋抵押貸款還不上該如何
2021-02-25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