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訴訟中怎樣質證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并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應當保密的證據,不得在開庭時公開質證。
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
(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并經人民法院準許出示復制件或者復制品的;
(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制件、復制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
第五十條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力有無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
醫療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1、患者(原告)應當承擔初步舉證責任。患者(原告)應當首先證明其與醫療機構間存在醫療服務合同關系,接受過被告醫療機構的診斷、治療,并因此受到損害。如果患者(原告)不能對上述問題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其請求權是不能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上述問題,患者(原告)用門診或者住院病歷、檢查診療報告單、診斷結論或者診斷證明等就足可以證明。故發生醫療糾紛后,患者在第一時間及時向醫方要求復印病歷、保存第一手資料尤為重要。
2、醫療機構(被告)應當證明其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并證明其醫療行為不存在過錯。這種證明不能是只有言語的抗辯,必須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
3、如果醫療機構(被告)拿不出具有合理說服力、足以使人信賴并符合法定要求的證據,證明不了其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人民法院就會依照法律的規定推定醫療機構(被告)的醫療行為存在過錯,并推定其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醫療機構(被告)就要承擔敗訴的結果。所以,一般情況下,通過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來獲得證明,便是對醫療機構較為有利的選擇;而作為患者(原告)一方的代理律師,一般都不會主動申請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醫療糾紛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民事訴訟中,相關的舉證和質證都是有法律明確規定的。在醫療糾紛的訴訟中,雙方需要嚴格遵守舉證和質證的相關規定。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請事假,公司是否有權不批
2021-03-26動產抵押具有追及力嗎
2021-02-04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拖欠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04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