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訴后判決前原告轉讓債權的如何處理?
起訴后判決前原告轉讓債權的處理方式為:原告已經將債權合法轉讓的,與被告之間已無直接利害關系,原告應當申請撤訴;接受債權轉讓的第三人,作為適格原告,可以決定是否重新起訴或與原被告協商解決。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后,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二、相關法律依據
(一)原告債權轉讓后,與被告之間已無直接利害關系,應當申請撤訴。
1、《民訴訟》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民訴法》第一百四十五條: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三、《合同法》關于債權轉讓的規定:
1、第七十九條: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2、第八十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3、第八十二條: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后,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四、其他注意事項
1.一切照舊:在訴訟中爭議的民事權利義務轉移,不影響當事人的訴訟主體資格和訴訟地位。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決對受讓人具有約束力。
2.第三人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訴:第三人與案件處理結果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申請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法院可以準予。
3.變更成為訴訟當事人:受讓人申請替代當事人承擔訴訟,法院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準予。法院準予其替代的,裁定變更當事人,訴訟程序以受讓人為當事人繼續進行,原當事人退出訴訟。注意,原當事人已經完成的訴訟行為對受讓人具有拘束力。
在進行起訴之后還沒有接受到法院的判決之前原告的轉讓債權應當分情況進行解決。如果雙方已無利害關系則應該撤訴處理,如果依然存在利害關系則應當重新進行起訴或者對于該案件的原告協商進行解決,法院將會視情況進行準確的判斷。
在訴訟過程中能否轉讓債權
債權轉讓是否必須在起訴前告知債務人
2020年債權轉讓的法律規定的相關概念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認定書出來之后受害方怎么辦
2020-12-102020醫療技術事故是什么意思
2020-12-02戶口在娘家的外嫁女是空掛戶嗎,能獲得土地補償嗎
2021-01-3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公司犯罪法律顧問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6身份信息被盜用能報警處理嗎
2021-02-15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失效
2021-02-07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什么叫保單現金價值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