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務轉讓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債務承擔理論和《合同法》關于債務承擔的規定,債務承擔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須有有效的債務存在。
債務有效存在是債務承擔的前提,債務本來無效或者已經消滅,即使當事人就此訂立承擔合同,也不發生效力。將來發生的債務,也可以設立債務承擔,只是要等到該債務成立時才發生轉移的效果。
2、被轉移承擔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
不具有可轉移性的債務,不能夠成為債務承擔合同的標的。司法實踐中通常認為下列債務不具有可轉讓性:
(1)從性質上判斷不可轉移的債務,它往往是與特定債務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聯系的債務,需要特定債務人親自履行,因而不得轉讓,例如演出合同中約定的特定演員的演出,一般不能讓他人代替;
(2)當事人特別約定不得轉移的債務;
(3)合同中的不作為義務。
3、債務承擔須經債權人的同意。
只有征得債權人的同意,原合同義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才能對債權人生效。《合同法》第八十四條專門作了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這是因為合同義務的履行直接關系到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債務能否得到履行,與債務人的償債能力及信譽有關。如果允許債務人隨便處分或者轉讓其債務,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就很難保證。
4、第三人須與債務人就債務的轉移達成合意。一般須簽訂債務承擔協議。
二、債務轉讓對保證責任有什么影響
1、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即未經保證人同意轉讓的債務,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的范圍僅限于未經其同意而實際轉讓的債務。對于未轉讓的部分債務,保證人仍應承擔保證責任。
2、債務轉移經保證人同意的,保證人繼續承擔保證責任。
保證人僅就其同意轉讓的那部分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對未經其同意而實際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債務人想要脫離債權債務關系,除了可以如約履行自己的債務以外,還可以選擇將債務轉讓給第三人。在實踐中,時常會出現,債務人為了逃債,串通第三人一起欺騙債權人,所以債權人在同意債務人將債務轉讓時,一定要慎重,避免給自身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債權轉讓是否必須在起訴前告知債務人
公司債權債務的轉讓不同情形的處理是怎樣的
公司轉讓后的債務誰來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誤診是否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0-11-26有孩子能否判定為事實婚姻
2020-11-12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保險合同的復效的意思是什么
2020-12-10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如何確定土地流轉之前的土地經營權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