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梁平縣一名產婦,在重慶一家專門從事母嬰保健服務的醫院做了包括4次B超在內的7次產檢,均顯示胎兒一切正常,但胎兒出生后右手嚴重畸形,事后將醫院告上法庭。近日,重慶市梁平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由重慶**醫院需承擔20%的賠償責任,以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2萬元,共計賠償14.6萬元。
2012年10月,梁平縣**鄉村村民張某發現自己懷孕,同年11月12日起,她開始在專門從事母嬰保健服務的重慶**醫院“建卡”進行常規的產前檢查。至今年7月25日生產為止,張某一共在該醫院進行產前系統檢查7次,均顯示胎兒一切正常。2013年7月25日,**醫院對張某行剖宮產手術取出一男嬰,術后醫生明確告知張某及其丈夫黃某嬰兒存在右手缺如的嚴重畸形。
孩子出生兩個月后,其父母認為由于醫院的診療行為存在過錯,致使孩子的健康權利受到嚴重侵害,將**醫院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傷殘賠償金等各項損失合計63萬余元。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梁平縣法院委托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對此案的醫療行為進行了醫療過錯鑒定。鑒定認為,胎兒右手缺如是自身發育所致,**醫院的醫療行為雖未違反相關醫療衛生部門規章及醫學診療常規要求,但作為從事母嬰保健服務的專業醫療機構,除應當查出法律法規所列舉的胎兒畸形外,對存在胎兒發育異常懷疑的情形,仍應謹慎注意。醫院在其中兩次檢查中,分別檢查提示“雙側上臂、前臂及雙側大腿、小腿長骨可顯示,遠端顯示欠理想”和“胎兒右側肢體因胎位因素顯示不清”。在此種情況下,**醫院未對胎兒可能存在肢體遠端缺如的風險引起足夠的關注,未將胎兒可能存在的醫學風險及時告知患者,致使患者錯過了及時“追蹤復查”胎兒生長發育情況的時機,存在未切實履行注意義務和告知義務的過錯。
根據鑒定意見,法院認為,孩子的右手缺如是自身發育所致,并非醫院的過錯直接導致;但醫院在孕檢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醫療過錯行為,客觀上侵犯了張某和黃某在胎兒出生前的知情權和生育選擇權。
據此,法院作出了如上判決。
來源:法制日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賠償適用于訴訟時效嗎
2020-12-02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職務發明的申請權是單位嗎
2020-12-19公司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8離婚財產
2020-12-14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