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務合同中,兩位當事人都有權利對對方進行監督,我國法律規定,在發現一方不能夠履行合同責任或債務的情況下,對方有權利執行抗辯權,其中抗辯權又分為兩種,分別為不安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兩者有共性,但也有區別。那么,不安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有什么不一樣呢?
一、不安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的區別
1、先履行抗辯權是由后履行一方針對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債務抗辯權,不安抗辯權是由先履行一方針對后履行一方將不會或不能履行債務而享有的抗辯權〕
2、在先履行抗辯權行使的情況下,當事人雙方不僅要互負債務,而且雙方的債務應形成對價關系,這樣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才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二而在不安抗辯權行使的情況下,當事人雙方雖然要互負債務,但法律并未強調雙方所負有的債務應當具有對價性一先履行一方行使不安抗辯權并不僅僅是針對后履行一方不履行行為作出的,抗辯與后履行一方的行為之間并不一定具有相應性。
二、不安抗辯權的適用特征
1、不安抗辯權適用于異時履行的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在同一合同中互負債務,存在先后履行債務的問題。不安抗辯權的行使不適用于單務合同,不適用于同時履行的合同。不安抗辯權是先履行一方行使的權利,著重于保護履行義務在前一方的利益。
2、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未屆履行期限。不能對待給付僅僅是一種可能性而不是一種現實,不必到對方已經支付不能時才允許行使不安抗辯權。后履行一方的不能對待給付,并非履行期屆滿時的現實違約,它所直接侵害的權利是先履行一方的債權期待。如果這種侵害期待債權的行為不加以調整糾正,持續到履行期屆滿,便成為現實違約。
3、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履行債務的危險。這里指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資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嚴重喪失商品信譽或有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情形。這是先履行一方“不安”的原因所在,也是不安抗辯權產生的基礎。
4、后履行義務的一方未提供適當擔保。如果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提供了適當的擔保,則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權將受到保障,不會受到損害,所以合同將繼續得以履行,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行使權力的一方在合同中負債先后順序不同,所使用的就分別屬于不同抗辯權。但共同點是同屬抗辯權,都發生在甲乙當事人雙方都負有債務的合同中,且只要是滿足適應條件,當事人就能夠行使權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時間不能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21土地交換合同范本
2020-11-20網絡隱私侵權怎么判
2020-12-23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協議拆遷簽訂協議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3-10征拆簽空白協議違法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