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遺失物,無論是失主還是拾到者對物品的所有權并不清楚或者有著錯誤的認知,從而給很多人造成巨大的困擾和煩惱甚至出現糾紛,給雙方家庭帶來很大的麻煩和損失。那遺失物質權的善意取得制度有哪些呢?下面就系統地介紹給大家。
一、遺失物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論基礎
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其理論基礎是"以手護手"原則,以維護動態的交易安全為根本價值取向。在現實的動產交易中,出于交易安全和經濟效率的考慮,法律會賦予物權公信力,而動產的公信力是通過占有來體現的。在動產交易中,善意受讓人在動產占有人占有動產的基礎上,對占有人的占有產生了信賴利益,從而與之交易并為取得占有人的動產支付了合理的對價,法律就應當保護善意受讓人因他人的占有而產生的信賴利益。
遺失物的善意受讓人在正常的市場交易中,出于對遺失物占有人的信賴,相信其是遺失物的所有人或者有權處分人,從而與之交易受讓該遺失物的,法律應該保護其信賴利益。但實際上,遺失物的占有人并非其所有人或者有權處分人,在善意受讓人已經受讓該遺失物的情況下,如何保護原權利人的利益?我國《物權法》第107條賦予遺失物原權利人在自知道或者應該知道受讓人之時起2年的期間內可以向現占有人要求回復原物的權利,以平衡二者之間的利益。
二、我國遺失物所有權善意取得的解釋
我國遺失物善意取得制度主要規定于《物權法》第107條,規定中主要涉及原權利人的返還原物請求權、原權利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的期間(通常是2年)以及有償回復中受讓人請求原權利人支付相應的對價的權利等等。下面就在《物權法》第107條的基礎上,對2年期間內權利的歸屬、返還原物請求權的性質和有償回復中善意受讓人請求權利的性質加以分析,全面解釋遺失物所有權的善意取得制度。
1、兩年期間內遺失物的權利歸屬
關于在兩年期間內,遺失物的所有權是屬于原權利人還是善意受讓人,主要存在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在兩年期間內,善意受讓人擁有遺失物的所有權。
第二種觀點認為,兩年期間內,遺失物所有權仍然屬于原權利人,只有2年期間屆滿后,善意受讓人才能取得所有權。許多國家的立法例是承認遺失物的善意取得的,但是依照我國《物權法》的規定,遺失物原則上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只有在原權利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滿2年未請求返還的,受讓人才有權拒絕返還。這說明兩年期間屆滿后,善意受讓人才能依照《物權法》第107條善意取得遺失物,這就說明遺失物的所有權,在兩年期間內仍然歸屬于原權利人。
第三種觀點認為,在兩年期間內,善意受讓人可以對除遺失人之外的其他任何人行使遺失物的所有權。其理由是:對于善意占有人來講,根據善意取得制度取得遺失物的所有權,可以用來對抗不正當的第三人。如果善意受讓人必須要等到兩年期限屆滿后,才能取得遺失物的所有權,那么當善意受讓人占有的遺失物受到侵害時,善意受讓人無法有效地維護自身的權利。這有恃于法律保護交易安全的目的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的通說都釆善意受讓人歸屬說。
2、返還原物請求權的性質。
我國《物權法》第107條賦予了原權利人返還原物請求權,那么該返還原物請求權是什么性質的權利?
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的學者大都認為,該回復請求權應當是法律規定的--項特別請求權,不同于原物返還請求權。"我國臺灣地區的通說認為,"民法"第949條規定的回復請求權,雖然是名為請求權,但實際上具有形成權的性質,而且產生形成權的效果,因為原權利人行使回復請求權時,不僅使遺失物返回到原權利人處,而且使得遺失之前的權利義務關系得以恢復。具體來說,當原所有人請求回復原物時,遺失物上的所有權與其他權利關系(如租賃關系)亦回復,原權利人以外的遺失人(如承租人等)請求回復原物時,也有相同的法律效果。所以回復原物請求權具有形成權的性質。
此外,該請求權的行使,僅依據原權利人單方面作出回復原物的意思表示就能產生使得善意受讓人喪失對遺失物的所有以及原權利人權利回復的效果,符合形成權的特征。
盡管我國立法采取了 "返還原物"的表述,但與《物權法》第34條所規定的"返還原物"并不相同。《物權法》第34條規定他人無權占有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無權占有人返還原物。此返還原物請求權是物上請求權的一種,是對物權的保護。是當權利人的物權受到侵害時,物權人可以憑借擁有的物權請求無權占有人無條件地返還原物,在返還原物的同時,無權占有之前的權利義務狀態同時恢復;在遺失物的善意取得,還涉及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法律并沒有完全傾向于保護原權利人的利益,規定了特定情況下的有償回復,平衡原權利人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綜上所述,遺失物物質權在兩年的期限內屬于原權利人還是善意受讓人有不同觀點,并沒有確切的答案和規定,主要原因在于要保證多方的利益而。我國法律在保障原權利人的物權同時也顧及善意受讓人的權利。
什么是擔保物權
擔保物權與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后以前的合同生效嗎
2021-01-09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船舶未解除抵押可以轉讓嗎
2021-02-18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協警有執法權嗎
2021-02-0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遵循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1-18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向中國請求送達文書的,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1-18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承包土地多少錢一畝,土地承包合同
2020-11-26怎么處理農村宅基地轉讓糾紛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