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在國外出現新趨勢
□東華大學施文
自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世界各國開始實行存款準備金制度以來,存款準備金制度經歷了歷史性的演變過程,從最初的保持銀行的清償能力,到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有效手段,無論是準備金制度本身還是它的作用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了減輕金融機構的負擔和減少存款準備金制度的稅收功能對競爭機制的扭曲效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與發達國家一樣也存在降低法定存款準備率的趨勢,但總體而言,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法定存款準備率普遍高于發達國家。
雖然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也經歷了一個不斷下降的過程,但改革的力度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國家大幅度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甚至完全取消了存款準備金要求。例如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瑞典等國家就已經完全取消存款準備金要求,這些取消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國家大部分都已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在這些國家,大多數商業銀行的準備金水平降低到了只與其日常清算需要相應的水平,實際上是清算的邊際需要最終決定它們的準備金水平。與此同時,這些國家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分別根據各自的結構特點,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措施協助銀行在無指令性存款準備金要求情況下有效的管理準備金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
總之,根據近年來美國和其它若干國家的經驗,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中央銀行取消存款準備金要求,就必須大規模的改變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特別是中央銀行為保持其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能力,必須保證相關的存款機構仍有在央行保持準備金負債。因此,中央銀行可能至少會要求部分存款機構通過中央銀行進行清算和金融交易,并繼續對出現透支課以罰款。中央銀行還必須采取其它一些措施,以使存款機構將其不大愿意使用的貼現窗口作為減輕準備金市場壓力的安全閥。盡管如此,貨幣市場仍會劇烈波動,從而難以預測銀行系統對準備金的要求而破壞中央銀行實現理想的儲備市場的能力。
不難看出,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頻繁調整準備金率的同時,同樣的背景下,西方國家卻很少使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這一工具。從西方國家的貨幣政策實踐情況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在20世紀90年代前一直作為信貸總量調節工具,這和我國目前的情況類似;而20世紀90年代以后,存款準備金在西方國家的信用調節功能日益減弱。20世紀90年代初,以美、法、加等國家為代表,部分西方國家首先取消了定期存款的準備要求,隨后這一做法為其他發達國家采用,目前主要發達國家的存款準備金水平已基本降為0%,大部分國家放棄使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作為貨幣政策工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案件一審審理期限是多久
2021-03-24自然災害死亡由誰賠償
2021-03-08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2020年最新死緩最少服刑多少年
2020-12-22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