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刑法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的規(guī)定,故意決水,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應當立案。本罪是危險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決水行為,并且足以威脅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不要求造成嚴重后果,就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過失決水罪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chǎn)的安全。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決水行為,并且造成了嚴重后果。
(1)行為人必須實施引起水災的行為,即改變水勢,使之泛濫成災的行為。這種行為多是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行為人不注意公共安全以致釀成水災。如果負責防洪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嚴重不負責任或擅離職守,過失引起水災,致人重傷、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不構成本罪,視情節(jié)可定為玩忽職守罪。
(2)構成本罪必須已經(jīng)造成法定的嚴重后果,即致人重傷、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財物遭受重大損失。如果造成的危害后果不嚴重,或者未造成危害后果,不構成過失決水罪。而且這種嚴重后果必須是過失行為所引起,二者存在著因果關系。上述客觀方面的特征是本罪區(qū)別于失火、過失爆炸、過失投毒等犯罪的關鍵所在。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即達到法定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構成。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過失,包括過于自信過失和疏忽大意過失。其內(nèi)容表現(xiàn)為,行為人已經(jīng)預見其行為可能引起水災,危害公共安全,并輕信能夠避免;或者應當預見,因為疏忽大意而未預見,以致發(fā)生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后果。如果行為人對其行為引起的水災并未預見,而且根據(jù)案件發(fā)生時的主、客觀情況看,行為人也不可能預見,則屬于意外事件,不負刑事責任。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過失決水罪立案是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決水行為,并且足以威脅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wǎng)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匿名舉報誣陷怎么處理
2020-12-12如果十級傷殘還在原單位工作怎么算賠償
2021-03-16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注冊公司需要提供的資料及步驟有哪些
2021-01-05股權轉讓怎么合法轉讓
2021-03-03中小企業(yè)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guī)則有哪些
2020-12-29離婚協(xié)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安置房還沒辦房產(chǎn)可以贈與嗎
2021-02-23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