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經理利用職務便利,自己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獲取非法利益,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條)。
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認定
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根據本條的規定,區分本罪與非罪,即與一般違法經營行為的界限,可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考察:
1、行為人是否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如果行為人并未利用職務之便而經營同類營業的,就不能以犯罪論處,如行為人雖然經營了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并獲利巨大,但這一行為與其所任職的職務無關,就不構成犯罪。
2、行為人經營的是否為同類營業。構成本罪必須是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如果行為人經營的不是同類營業,不構成犯罪。
3、行為人獲取的非法利益是否達到數額巨大。如果行為人利用了職務之便,并且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但獲取非法利益未達到數額巨大,不能以犯罪論處。
本罪與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的界限
本罪與公司、企業人員受賄在犯罪的主觀方面均為直接故意,都有獲取非法利益,財物的目的,但兩罪在本質上有明顯的區別,表現在:
1、犯罪主體有所不同。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的主體是在公司、企業中工作的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公司、企業工作人員。這里的公司、企業,包括不同種類或性質的公司、企業,這里的公司、企業工作人員包括在公司、企業中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員。而本罪的主體只限于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和經理,范圍較前者要狹窄得多。
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兩罪在客觀方面雖都有利用職務之便的特征,但獲取非法利益所采取的客觀手段有所不同:本罪是行為人利用職務便利,自己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主要是通過“競業經營”來獲取非法利益;而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則是行為人利用職務之便,通過直接“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的方式,為他人謀取利益而獲取非法利益。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擬貨幣是傳銷嗎
2021-01-08專利轉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我國法律規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