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于抗辯權接觸可能比較少,抗辯權的行使意味著行使權就受到排斥,也會產生抗辯權行使后果。抗辯權的行使人也要對所行使抗辯權產生的后果負責。但是行使抗辯權的時候產生后果究竟有哪些呢,大家可能不了解。既然大家要對所產生的后果負責,就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一、抗辯權行使后果中不利后果有哪些
任何權利的范圍如果過于膨脹,其性質即會發生惡化,從一定角度講,范圍惡性膨脹的權利的行使,較之不履行義務的行為所給他人權利造成的損害更大。由于抗辯權的行使十分簡便,只要單方面地表示拒絕,即可產生抗辯權行使的法律后果,加之,抗辯權是一項私力救濟權,因此如果允許一方隨意行使抗辯權,不僅有違抗辯權的立法宗旨,而且將會造成他人權利隨意被侵害的惡果。因此,有必要對抗辯權的行使給予一定的限制,以平衡雙方當事人的利益,體現“法的善良與公正”。
二、抗辯權的法律限制
具體來說,行使抗辯權要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限制:
(一)適用范圍的限制。任何一種抗辯權都有其嚴格的適用范圍,如果超過此范圍,就是對權利的一種濫用,因此必須加以限制。我國《合同法》、《擔保法》明確規定了幾種典型抗辯權的適用范圍。
1、同時履行抗辯權只能發生在同時給付的雙務合同之中。雙方當事人所負擔的給付應當同時提出,相互交換。比如買賣合同,如當事人沒有約定,買方的價金交付與賣方的轉移財產權應當同時進行。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前,可以行使不履行合同的抗辯權,拒絕向對方給付,在對方履行不完全或有瑕疵時,也可以主張合同未經正當履行的抗辯權。
2、后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適用于有先為給付義務的雙務合同中。按照法律規定、合同性質或當事人的約定,合同的一方存在先為給付的義務,在其未為履行義務前,無權請求對方履行義務,而對方對其請求享有拒絕的權利。如果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約定條件,則后履行一方享有拒絕履行其相應履行請求的權利,這是后履行抗辯權的適用范圍。如果先為給付義務的一方在履行義務之前,發現對方的財產、商業信譽或其他與履行能力有關的事項發生明顯惡化時,可以主動中止履行義務,此為不安抗辯權的適用范圍。
3、先訴抗辯權則適用于承擔一般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對主債權人的抗辯。在主債權人未就主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而無效果前,保證人可行使抗辯權。
(二)行使條件的限制。《合同法》、《擔保法》同時對法定抗辯權規定了嚴格的法定條件。這是對抗辯權行使的法定限制。
1、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法定條件:
(1)在同一雙務合同中互負對待給付義務。
(2)互負的義務已到了清償期。因為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在同時履行時的抗辯權,是一種對方在不為給付時也同時拒絕給付的違約救濟權,所以對方的對待給付義務沒有到了履行期,也就不存在同時履行抗辯權。須對方未為對待履行義務。只有在對方未同時履行義務時,才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自己的履行。這種拒絕是相互的,自己可以拒絕向對方履行,對方也可以拒絕向自己履行,最終的平衡通過同時履行而實現,或者以都不履行而告終。
2、后履行抗辯權的法定條件:
(1)必須是雙務合同。
(2)合同債務的履行存在先后。履行先后可根據當事人約定、法律規定或交易習慣確定。
(3)先履行義務一方不履行債務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
3、不安抗辯權行使條件,我國《合同法》第六十八條已有明確規定,是依據誠信原則對不安抗辯權適用的明確限制。另外《,合同法》還規定了不安抗辯權的附隨義務:
(1)通知義務。當事人因行使不抗辯權而中止履行時,應當及時通知對方。這是對對方權利的必要保護,雙方及時了解情況后,可以提出異議,或采取補救措施,等等。如果不盡及時通知義務,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2)對方提供擔保時應及時恢復履行。法律賦予不安抗辯權的目的是保護先為履行義務一方的債權,如因相對方提出擔保措施而使債權得到了保障,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就不存在,此時應當恢復已中止的債務履行。這種法定附隨義務也是對不安抗辯權的一種限制。
抗辯權行使產生的后果,無論是好與壞都必須走權利行使人承擔,這也是責任所在。但是抗辯權行使對于請求權產生的影響是最大的,其行駛結果很大程度上和請求權是對抗的,導致了請求權的很多權利無法得以實現。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和抗辯權有關的內容,可以繼續往下閱讀延伸的內容。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保證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1-27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