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權是一種對抗對方請求權的一種形成權。這個是法律有關法規給予被請求人的一個很重要的權利。如果你與他人簽訂了合同,但是由于其他原因,你違約了,這時如果對方要求你支付違約金,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對方要求你支付過高的違約金,你就可以行使你的抗辯權來對抗對方的請求。這時有人問可以放棄調整違約金抗辯權嗎?接下來請隨律霸來了解一下。
根據法律相關規定,抗辯權是一種權利,當事人可以選擇放棄行使自己的權利也可以選擇行使自己的權利,所以放棄調整違約金抗辯權是法律所允許的,但是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判斷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是否過高應正確處理合同自由與合同正義的關系
以合同自由為代表的意思自治是民商法的基石,現代合同理念充分尊重當事人締約自由的權利。特別是在商事審判中,人民法院更應當謹慎介入當事人自治的領域,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最大限度的維護交易的穩定性。但是合同自由不是絕對的。對于因合同自由而引發的惡意競爭、追逐暴利及其所導致的當事人事實上的不平等、濫用權利等負面影響,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法律規定進行干預和調整,以實現合同自由與合同正義之間的平衡。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賦予了當事人協商約定違約條款的權利,允許當事人可以約定一定數額的違約金,或者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體現了締約自由的宗旨。同時,依據公平與誠實信用原則,對于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實際損失的情況亦做出了限制性規定。違約責任的基本性質為補償性,其本質是對因違約而受損失的當事人以補償。因此,若任由當事人約定過高的違約金且以意思自治為由而不加干預,在一些情況下,無異于鼓勵當事人通過不正當的方式獲取暴利。
二、違約金過高情形下的法律釋明及舉證責任的分配
為減輕當事人訴累,妥當解決違約金糾紛,也防止判決后當事人就違約金問題上訴、申訴,違約方以合同不成立、合同未生效、合同無效或者不構成違約進行免責抗辯而未提出違約金調整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就違約金是否過高進行釋明。 在當事人請求對違約金予以適當調整的情形下,人民法院應當正確確定舉證責任。違約方首先要對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損失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由于對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守約方較之違約方就損失事實和相關證據都具有更強的證明能力,因此,不應過分強調違約方的舉證責任。違約方如果能就違約金過分高于損失這一問題使法官產生合理懷疑,就應當認定完成了證明義務。此時,應將證明責任分配給守約方,令其證明損失的數額及違約金的合理性。
三、違約金過高的調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并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這就要求應先確定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以實際損失為基礎,綜合衡量合同履行程度、當事人的過錯、預期利益等多項因素予以綜合權衡。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的規定:“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出賣人以買受人違約為由主張賠償逾期付款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準計算”。逾期付款損失可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準計算。
如上所述,放棄調整違約金抗辯權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要行使抗辯權,你應當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行使。首先,你要了解相關的法律規定。其次,你應當在對方提出不合理的請求的情況下及時有效地行使抗辯權。最后,當事人在行使自己的權利的同時不得損害他人的利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主動提離婚有什么后果
2021-01-05企業改制重組方案未經職代會通過無效嗎
2020-12-15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哪些遺產可以繼承?
2020-11-14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