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是合同三大抗辯權之一,它是指在某種情況和條件下,當事人有相關的證明和依據證實對方當事人不會履行接下來的合同義務的時候,也可以決絕履行本該自身履行的義務。那么不安抗辯權定義又有哪些相關規定呢?今天,律霸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如下資料來進行解答。
一、不安抗辯權定義是什么?
根據合同法的第68條和第69條的規定,不安抗辯權的概念是這樣的: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指雙務合同成立后,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對方不能履行義務,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可能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義務。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沒有后履行抗辯權,故法律設立不安抗辯權,使其在對方無力履行的情況下享有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權利。
二、行使不安抗辯權需要什么條件?
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條件有
(1)合同雙方當事人因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2)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才能享有不安抗辯權。
(3)后履行義務的一方出現履行能力嚴重惡化的事實,并且存在到期不能履行、難以履行或者不會履行的現實危險。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主張不安抗辯權時必須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譽;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屬于違約行為,仍應履行合同義務,并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4)行使不安抗辯權時應通知對方當事人。
行使不安抗辯權是權利人依法享有的權利,不以相對方同意為必要,但行使權利時,依誠實信用原則,應當及時通知對方。這樣做一方面是盡量避免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害,另一方面也便于對方在獲得通知后及時提供擔保,以消滅不安抗辯權。
三、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上文相關的法律規定,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不安抗辯權的定義和形式條件不是沒有限制的。他只能在特定的條件下進行。本質上是為了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和權益,保證合同履行按照客觀的法律法規來進行。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要求產品侵權責任的賠償
2021-01-28年薪是勞動爭議糾紛范疇嗎
2021-01-20眾籌投資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4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