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更重要的是國家對法律的完善也越來越重視。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可能經常會遇到一些沒有所有人的物體也就是無主物,很多讓人都不知道怎么處理這些無主物,而且我國也有這方面的相關法律規定,無主物的處理需要根據法律來處理,而且有特定的處理方式,那么無主物的處理方式是怎么樣的?
一、無主物
無主物,是法律名詞,意思是沒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
二、無主物的處理
無主物是沒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拋棄物等。無主物中,所有人不明的物,是指無法明確所有人,而不是指訟爭之物。對于無主物,法律沒有特別規定時,按先占原則取得所有權,在法律有特別規定時,從其規定,如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
按照《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拾得人不能取得遺失物的所有權,拾得人應當將拾得物交還失主,或者交給公安機關。如果已經確認拾得物是無主物,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對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四條也已明確規定應當參照拾得遺失物的規則處理,能夠交還權利人的,返還權利人,不能返還的,送交公安機關。而在民法中的定義,遺棄物也就是無主物。
當然,《物權法》第46條規定,礦藏、水流、海域屬于國家所有。礦藏只能成為國家所有權的客體,不能成為集體所有權和個人所有權的客體,此項規定對加強國家對礦產資源的壟斷地位,鞏固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有重要作用。然而類似小塊的礦石、玉石等物普通個人發現的概率本身不高,發現的絕對數量也極為有限,確定此類物的無主物地位根本不足以對國家重大利益構成威脅。國家適當減少對此類物的所有權范圍,確定其無主物地位,反而會減少糾紛降低法律成本。
因此,當我們在面對遺棄物和無主物時,首先要判斷其本應屬于哪一類,如若涉及到以上應歸屬于國家的物質,那么應自覺上繳于國家,不能私自占有。但如若是一些普通的物品,這個時候的處理方式多種多樣,只要在不違背法律,不涉及道德的情況下,自己隨意處理就好。
人們會關心無主物處置方式,其實在民法中會依據先占原則處理,也就是誰先占有誰就能取得所有權但是遺失物不能按照這樣的情景處理,遺失物的所有權仍然是失主的,如果相關的失物招領發出后六個月還沒有人認領,那么此物歸國家所有,需要注意的是礦藏等原本就屬于國家所有。
三、處理程序
1、專賣物品處理程序:
前提:對于罰沒物的處理必須在案件結案后處理、對于無主物必須進行6個月的公告后處理:
執罰(法)單位報送扣押物品及贓物清單>財政部門與執罰(法)單位辦理罰沒物的移交手續>財政部門按照拍賣專賣物品的有關規定與有拍賣專賣品資格的拍賣機構簽訂委托拍賣協議>拍賣機構按照拍賣品的有關要求進行公示、拍賣>變現所得繳入罰沒專戶。
或者:專賣執法部門根據財政部門的意見,按照拍賣專賣品的有關要求對罰沒和無主物品進行拍賣變現>后將拍賣所得繳入財政罰沒賬戶。
2、非專賣物處理程序:執罰(法)單位報送扣押物品及贓物清單>財政部門與執罰(法)單位辦理罰沒物資的移交手續>財政部門與拍賣機構簽訂委托拍賣協議>拍賣機構進行公示、拍賣>繳入罰沒專戶。
綜上所述,無主物的處理方式非常的簡單,而且法律明文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都是歸國家所有,還有就是拾得人不能取得遺失物的所有權,同時還需要交還失主,或者交給公安機關,如果遺失物確定是無主物,那么需要六個月內認領,無人認領的還是歸國家所有。
無主物占有即所有可以嗎?
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無主物歸屬界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交易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2車輛在質押情況下是否可以買賣
2021-02-27贍養費能一次清嗎
2021-03-07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