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物作為一種所有權待定的實物法律對其所有權的歸屬有相應的規定,同時物權法埋藏物中也有相關的規定,物權法對于埋藏物的規定主要是根據民法及文物法等法律的規定來界定,也就是說物權法對于埋藏物的規定主要是根據民法來確定的,物權法關于埋藏物的規定民法的一種延伸,于是小編將埋藏物有關的法律進行了整理。
一、關于埋藏物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七十九條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受單位應當對上交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第三十二條 在進行建設工程或者在農業生產中,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發現文物,應當保護現場,立即報告當地文物行政部門,文物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如無特殊情況,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趕赴現場,并在七日內提出處理意見。文物行政部門可以報請當地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機關協助保護現場;發現重要文物的,應當立即上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報告后十五日內提出處理意見。
二、埋藏物的處理
1、能夠判定埋藏人,且埋藏物不易為他人發現,發現人可以不挖取埋藏物,并將埋藏物繼續掩埋好,且將發現情況告知埋藏人
2、能夠判定埋藏人,且埋藏物易為他人發現,發現人可依前種情形處理,也可以將埋藏物挖出,交還埋藏人。
3、不能判定埋藏人,且埋藏物不易為他人發現,發現人可以不挖取埋藏物,并將埋藏物繼續掩埋好。發現人可以將發現情況告知有關單位或者公安機關。
4、不能判定埋藏人,且埋藏物易為他人發現,發現人可依前種情形處理,也可以挖取埋藏物,按拾得不知遺失物丟失人的遺失物的辦法處理。發現人發現的埋藏物倘若是文物,應依文物保護法處理。
四、埋藏物的認定程序
從各國的法律規定來看,對于認定所有人不明是否應經過特別的程序,存在不同的立法例:德國、瑞士等多數國家并未認定埋藏物的所有人不明應當經過特別的程序,而日本民法規定,應當以遺失物法的規定進行為期6個月的公告以確定是否屬于所有人不明的情況。我們認為,為了充分保護真正權利人的利益,避免以后出現不必要的法律糾紛,日本的立法較為可取。由于埋藏物不以埋藏于地下為限,故易與遺失物混淆,而且遺失物若埋藏于他物之中且不知所有人為誰的,則成為埋藏物;埋藏物若因某些原因暴露于外部的,則成為遺失物。但二者是有區別的其一,失主喪失對遺失物的占有不是基于自己的意思,否則可能構成拋棄;而將物品埋藏多出于埋藏人的本意。其二,遺失物不以隱藏于他物中為必要,即使遺失在繁華的鬧市,很容易被發現,也可構成遺失物;而埋藏物必定是包藏于他物之中,難以被人發現,否則不稱其為埋藏物。其三,遺失物不必處于所有人不明的狀態,即使確切地知道誰是其所有人,仍不影響物品屬于遺失物的性質;而埋藏物必然處于不知所有人為誰的狀態,否則不構成埋藏物。
綜上所述,物權法埋藏物的規定是在其他法律的基礎上制定的,物權法對于埋藏物的認定以及所有權歸屬問題上主要是依據民法及文物保護法的規定,物權法對于埋藏物沒有單獨的制定條文,埋藏物引起取得方式的特殊法律對其所有權的規定有詳細的條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私自占有埋藏物的所有權而要經過法律程序的認定才能確定埋藏物的所有權。物權的規定要在埋藏物的所有權確定之后才能行使。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什么是擔保物權
擔保物權與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計積分的周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28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2-12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離婚財產
2020-12-14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土地協議出讓方式有怎樣的缺陷
2020-11-11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