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
欠條 債務糾紛起訴書 借條 借條和欠條的區別 借款合同 高利貸 民間借貸利息
說到善意取得,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吧,但是,善意取得也是有一定的條件的,只有符合一定的條件,才可以善意取得。那么,善意取得的含義到底是什么呢?善意取得的條件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會為大家帶來相關的法律知識的介紹。
一、善意取得的含義
善意取得的涵意。善意取得,又稱為即時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人將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物(動產或者不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如受讓人取得該物時系出于善意,則受讓人取得該物的所有權,原權利人喪失所有權。善意取得制度是為了協調財產所有人與善意受讓人之間的關系而設立的。在商品交換日益頻繁的時代,為保證交易安全,善意取得制度以犧牲原所有權的利益為代價,確保善意受讓人交易的安全。
二、善意取得的條件
(一)出讓人無權處分;
(二)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第三人必須是善意的。善意一詞是拉丁文bona fides來的,亦稱不知情,指不知存在足以影響法律效力的事實的主觀狀態。我們這里所說的善意是指第三人不知道占有人系非法轉讓。善意取得,是第三人不知并不應知轉讓人是非法轉讓,一般是誤信其為所有人或其他有處分權的人。
錯誤地認為動產的承租人、借用人、受寄人、運送人是所有人或其他有處分權的人,并且依轉讓物當時的環境,他也不應知道占有人系非法轉讓,如果是對讓與人的行為能力、代理權的范圍、意思表示的瑕疵發生誤解,不受善意取得的保護。
第三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這里的善意,是指取得標的物的第三人不知道或者不應當知道占有人為非法轉讓。這里不僅不要求第三人有出讓人有權處分的確信,而且是推定任何參加交易的第三人都具有這種善意。物權法對這種善意的保護,是公信原則的體現。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惡意第三人。惡意就是第三人依當時的情況知道或應當知道轉讓人無讓與的權利。即根據當時的環境,依交易的一般情況,可以得出讓與人無權讓與的結論,則第三人應視為惡意。例如第三人以不正常的低價購買物品,如無相反的證據,應認為是惡意。
(三)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四)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關于善意取得的條件,一般情況下,主要是包括出讓人無權處分、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并且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進行登記,我們在進行判斷的時候,首先要對這些條件進行判斷,才能進行相關的取得。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規定有哪些?
國土資源部關于貫徹實施《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通知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到期未續簽員工可直接走人嗎
2021-02-24和女朋友開房遇警察查嫖娼怎么辦
2020-11-24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申請工傷賠償,公司不配合怎么辦
2021-01-16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土地出讓需繳納稅費嗎
2021-01-28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