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以下簡稱企業破產法)第13條規定“人民法院裁定破產受理,應同時指定管理人”。依據企業破產法第25條規定,管理人履行的職責共九條,概括起來主要是接管、管理和處置債務人的財產職責。
目前我國進入破產程序的破產清算業務都是由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承擔。
但是,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債務人,主要不在于管理財產,而是管理好債務人的經營業務,特別是要制定和執行重整計劃,其職責比破產清算復雜得多。因此,企業破產法對進入重整程序的管理人有了不同規定。企業破產法第73條規定“在重整期間,經債務人申請,人民法院批準,債務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監督下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第80條規定“債務人自行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的,由債務人制作重整計劃草案”。該條也提出“管理人負責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的,由管理人制作重整計劃”。這就是說根據重整與破產清算的不同,企業破產法對管理人的職責有不同的規定。
對于進入重整程序的債務人(尤其是上市公司作為債務人情形),應該由什么人擔任管理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美國破產法第1104規定,“對于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債務人,原則上法院不指派管理人,除非債務?擻醒現氐鈉壅┪シㄐ形?rdquo;。美國破產法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嚴格區分重整程序與破產清算程序。重整程序的中心是繼續經營債務人的業務,并負責重整計劃的擬定和執行,而熟悉債務人經營業務的是債務人自己。在美國公司重整的實踐中,由債務人繼續經營的重整程序,其成功率要遠遠高于由外來管理人管理經營的情況。因此,美國的法院盡量避免以外部管理人來代替債務人,即使債務人(或債務人的領導機構)曾有過欺詐行為,如果法院認為這種行為在整頓期間不會再重復,則法院也不一定要任命管理人。
在德國,債務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由法院指定管理人接管債務人的財產管理和經營業務。但是,在德國有“職業管理人”制度,德國的職業管理人要經過六種專業資格考試,并具有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嚴格限定須通過專業考試、具有管理經驗并獲得職業管理人資格的主體,才能擔任管理人,一般的中介機構不能擔任管理人。
2007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與證監會法律部、上市公司監管部在昆山聯合召開研討會,專門討論上市公司實施破產重整的有關問題,其中重點討論了上市公司管理人制度。討論的結論是: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并參考國際經驗,上市公司進入重整程序后,由主導重組的機構與其他機構組成清算組擔任管理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撫恤金如何分配
2020-12-27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拖欠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04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保險合同中止期間發生效力嗎
2021-03-17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土地轉讓合同需要批準嗎
2020-11-17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按戶口算還是按面積算
2021-01-08房屋拆遷航拍圖幾年拍一次
2021-02-09農村征地與拆遷,各級政府部門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