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緩刑后司法局不接收怎么辦?
判緩刑后司法局不接收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投訴。
判了緩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響法院判決。
法院判緩刑的,司法局無權不接收。當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該司法局轄區的,法院應當將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執行。
對矯正對象的接收是一項嚴肅、嚴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權力機關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或決定為依據,以法律文書和相關材料為載體,以履行法律手續為表現形式,因此司法局應當接收。
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六條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并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并通報決定機關。
二、緩刑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是因為累犯是因犯罪被處以刑罰以后再法定的時間以內的再次犯罪,其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都較大,而其他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則是犯罪情節輕微、對社會危害性不大、個人的人身危險性也不大,實行緩刑對社會穩定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實行緩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會。罪犯是否再危害社會,除刑法自身的威懾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決于犯罪分子自身對所犯罪行的認罪、悔罪表現和犯罪情節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對自身的犯罪沒有認識、沒有悔罪表現,肯定會再次危害社會,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節嚴重、手段惡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實用緩刑,因為他們有可能再次危害社會。
緩刑實用的上述二個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具備才能適用緩刑。一般來說取保候審的很大可能會判緩刑,但是具體還需要根據案件進行分析。
對于緩刑罪犯司法局沒有權利不接收,像是這種不接受的情況也不應該直接向公安機關投訴的,首先要搞清楚司法局不接收的具體原因,通常肯定就是因為管轄的問題,只要是具備管轄權而且也有了相關的材料手續,司法局就應當接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以后,當事人需要三天之內到指定的司法局報到。
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判緩刑嗎
取保候審后判緩刑的機率多大
挪用資金罪怎么判,可以適用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情況下可以適用民事司法賠償
2021-02-11原始股和干股有哪些不同
2020-12-08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房屋抵押貸款核對哪些信息
2021-01-15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上海交通隊違章處理排隊多久
2020-11-09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企業合同遇到拆遷終止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2拆遷安置房是否可以購買
2020-11-30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達成后,對方不履行的該怎么辦
2021-02-07上海宅基地動遷新規定及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