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迫寫沒借的借條怎么判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恐嚇、威脅或要挾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財物的行為。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敲詐勒索罪是一種重要的侵犯財產罪,其犯罪對象是公私財物。有的學者認為,敲詐勒索罪的對象是復合的,包括人和公私財產。從敲詐勒索罪的客觀要件入手,敲詐勒索的客體只能是財產所有權,因而其犯罪對象只包括公私財物,而不包括人。
二、本罪與招搖撞騙罪的界限
在實踐中,有些犯罪分子往往假冒公安人員、海關緝查人員、工商管理人員以及稅務人員等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敲詐他人錢財,似乎與招搖撞騙罪相同,實則構成敲詐勒索罪。這兩種犯罪的主要區別是:
1、行為特征不同。招搖撞騙罪是以騙為特征,完全以假象蒙蔽被害人;敲詐勒索行為雖然也可能含有欺騙的成分,但卻以威脅或要挾為特征。
2、造成被害人交出財物的心理狀態不同。在招搖撞騙罪中,被害人在受騙后,“自愿”交出財物或出讓其他合法權益;而敲詐勒索行為則造成被害人精神上的恐懼,出于無奈,被迫交出財物或出讓其他財產性利益。
3、獲取利益的范圍不同。招搖撞騙罪所獲取利益范圍比較廣泛,既包括財物或財產性利益,又包括非財產性利益,如騙取某種職稱或職務,政治待遇或榮譽稱號等;敲詐勒索罪所獲取的僅限于財物。
4、侵犯的客體不同。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社會管理秩序;敲詐勒索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和公民人身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
對于沒有借款而強迫別人寫借條的情況,顯然是屬于敲詐勒索罪的犯罪事實情況,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相關犯罪事實的認定上,必須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取證后,根據審查起訴的情況來進行司法判決。
哪些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
敲詐勒索罪立案標準有哪些,報案時需要什么證據?
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是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具體是指什么
2020-12-29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撫養費的相關費用包括哪些,撫養費數額怎么確定
2020-12-31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