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迫別人出具借條的責任是什么?
暴力強迫他人出具借條、收條的行為,應當根據案情綜合判斷,情節嚴重的,涉嫌敲詐勒索罪。在有些情況下,行為人可能為了行使自己的權利而使用脅迫手段,如果債務人在權利范圍內行使債權,其手段行為本身也沒有構成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則應認為沒有造成對方財產上的損害,不宜認定為犯罪。但是如果脅迫手段獲取的財物明顯超出債權范圍的,可能成立敲詐勒索罪。
二、 司法解釋
借條作為債權債務關系的憑證,雖然不是財產本身,但它可以表明借貸合同的存在,其意義在于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存在著權利義務關系,在糾紛發生后,它將起到證據的作用。在司法實踐中,即使存在借條,債務人也可以對借條產生的背景以及借條的效力、數額等情形提出抗辯,那么,法院就要審查雙方是否存在借貸、買賣、承攬等基礎性法律關系。如果不存在真實的債權債務關系或者債權債務關系是非法的,即使存在借條,也不能導致債權人財產的積極增加。反之,即使沒有借條,也只是導致債權人舉證上的困難,并不必然導致債權人不能實現債權。在有其他相關證據證明的情況下,債權債務關系仍然可以被確認,因此,也不必然導致債權人財產的消極減少。因此,以暴力強迫他人出具借條的行為并沒有直接侵犯被害人的財產所有權,不符合搶劫罪在犯罪客體方面的特征。
其實,行為人暴力強迫他人出具了借條,只是為以后取得財產準備了條件,雖然采取了暴力手段,但行為人并沒有當場取得財產,當強迫被害人所出具借條的數額較大時,其行為應屬于敲詐勒索罪的預備行為。如果行為人取得借條后,欲將借條體現的財產性權利變成財產,向他人索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則有可能構成敲詐勒索罪的未遂或者既遂。
強迫別人出具借條的行為顯然是構成了嚴重的犯罪行為,需要結合實際來進行合法的認定和處理。我國法律上對借條在形成時的是否有效的條件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如果出現強迫的情況,那么借條本身是無效的,具體情況由司法機關結合實際情況來認定。
如何證明是脅迫下簽下的借條?
被脅迫寫下借條要怎么舉證
欠錢不還沒有借條也不承認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轉讓與上市公司的收購有什么不同
2021-03-03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新婚買婚房注意事項
2020-11-21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人死亡后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0-11-26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21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土地承包合同撤銷補償問題
2021-02-06土地出讓合同里可以自由約定的條款都有哪些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