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郵寄催收函是否中斷訴訟時效
郵寄催收函不一定能中斷訴訟時效。若債權人能提供證據證明債務人確實收到的是催款函,或者有證據證明債務人能也應該收到,則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若債權人不能證明債務人收到的是催款函,則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二、證明所寄物件為催款函
債權人提交有效的證據證明自己確實向債務人郵寄過催款函,那么如何判定債務人是否收到催款函,也要分不同的情況討論:
1、對于債務人已簽收的郵件,無論是債務人的傳達室、收發人員簽收,或者其工作人員簽收即可發生效力,無需法定代表人簽收或者加蓋公章。因為郵局不可能將郵件交由與債務人無關的人簽收,可以證明債務人已收到催款函。
此時,催款函可以作為債權人對債務人主張權利的證據,寄送催款函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2、債務人變更住所地或相關信息的有義務告知債權人,對于因債務人沒有告知債權人變更名稱或地址的,即使債務人沒有收到債權人寄送出去的催款函,也應視為債權人權利主張的意思表示已到達債務人。
此時,即使債務人并未收到催款函,也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3、對于債務人有證據證明因郵件的遺失而未收到催款函的情況,債權人權利主張的意思表示沒有到達債務人。
此時,債權人郵寄催款函的行為不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訴訟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有"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情形應當認定為屬于民法通則第140條之"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效力.原告在訴訟時效期間向被告原住所地寄送催款函,因被告住所地為變更,導致催款函未能準確到達被告,其風險應由被告即債務人承擔。
在債的關系當中存在的訴訟時效實際上是對債權人索要債務過程中的一個不利之處,所以債權人想要拿到自己的錢財就必須要在時效結束之前想辦法中斷,而將催收函寄給對方并且以此主張自己沒有忘記權利,這也是需要自己證明已經確實郵寄且郵寄的內容是屬于催收的文件。
借條的訴訟時效中斷有哪些法定事由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