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農民王*樹在糾紛中拔刀捅死司機。他以為自己是“正當防衛”,案發后還守在原地等警察。昨日,市一中院對此案公開宣判,以故意傷害罪判處王*樹有期徒刑14年,賠償受害人家屬20余萬元。
據市一中院審理查明,今年8月27日上午11時許,61歲的王*樹在渝中區朝天門搭上一輛摩的,當時講好到嘉陵江大橋收費4元。誰知,車剛開到渝中區千廝門朝千隧道附近,司機提出要收17元。王*樹當即表示不能接受,并提出下車。司機把摩托車停在路邊,兩人站在人行道上大聲爭吵。
最后,王*達同意給付17元。因為只有一張百元大鈔,他要司機先補83元。司機對此很不滿,把皮帶解下來抽打他。王*達拔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朝司機刺去。司機受傷后倒在地上,很快死亡。
目睹事件發生的路人立即打電話報警。王*達沒有離開現場,他留在原地等警察到來,并給正在附近修路的工人講述事情發生的經過。正當王*達四處表白自己是“正當防衛”時,警察把他帶走。
庭審中,王*達反復表明是摩的司機先敲詐他,還動手打他,他是“迫不得已”才動的手。他堅持認為自己是正當防衛,大不了也是防衛過當。經過公開開庭審理,法院認為摩的司機對引發此案有重大過錯,王*達雖有法定從輕情形,但其行為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正當防衛構成要件。
律師說法
何謂正當防衛
近代刑法理論認為,正當防衛是將本來應由法律保護的利益在法力所不能及的緊急情況下,賦與公民奮起自衛的一項正當權利。我國刑法理論對正當防衛行為的構成條件作了必要的限制,即在主觀方面特別強調正當防衛行為人的防衛意識;在客觀方面特別強調行為人行使正當防衛行為時的時間與方法,以及對抗程度的適度性,恰當性。
修改后的刑法對防衛觀念有所突破,允許“升級防衛”,但對防衛行為仍然作了不得超過必要的限度并造成重大損害的制約性規定。該案中,王的行為明顯超過了必要的限度,而且造成了重大損害,所以不符合正當防衛的客觀構成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確認合同效力能調解嗎
2021-03-16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可以行權
2020-11-18什么是收益性股權融資
2020-12-01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債務擔保合同的成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07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委托合同中對任意解除權的排除約定效力如何
2021-01-15怎么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
2021-03-20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關于試用期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26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