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什么呢
同時履行抗辯權,又稱為履行合同中的抗辯權或不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未規定何方先履行的,一方在他方未履行對待給付義務前,得拒絕自己之履行的權利。我國合同法第66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痹摋l所確立的權利就是同時履行抗辯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具有哪些法律效力
(一)實體法上的效力
同時履行抗辯權在實體法上的效力,分為本體的效力與其它效力。本體的效力體現為拒絕履行權,其他的效力體現在對抵消權的影響,對履行遲延構成及合同解除的影響等。就同時履行抗辯權實體的效力而言,其中有的效力的發生要求抗辯權人主張其抗辯權,有的則不需要。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行使的效力”,最典型的是其本體的效力:拒絕履行。同時履行抗辯權是一種消極的防御權利,需要相對人請求履行時才得行使,而并不像支配權、請求權或者形成權那樣具有主動的性質。這樣,除拒絕履行需要積極主張外,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其他法律效果如果也一律強調須經行使權利始生效果,難免有失公平,因此,對于同時履行抗辯權,在“行使的效力”之外,有必要承認若干“存在的效力”,以資救濟。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存在的效力”,最典型的是債權受同時履行抗辯時,不得以之為自動債權,主張抵銷。比如德國民法典第390條規定:“附抗辯權之債權不得以之供抵銷;因時效消滅之債權,在其消滅前,已適于抵銷者,得為抵銷?!蔽覈呻m沒有明文規定,但也應當作為同樣的解釋,因為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機能,在于追求雙方對立的債務能同時履行,這是公平原則在合同履行上的應用,故性質上不得主張抵銷而使兩債權互歸消滅。
(二)程序法上的效力
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我國民法上已不是新鮮事物,但在我國的民事審判實務中卻的確是個新鮮事物。同時履行抗辯權在訴訟上以及訴訟外均可行使,為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被告無須證明原告未履行,僅須表示援用抗辯的意思即可。反之,原告為消除被告的抗辯,則須證明其已經履行或為履行之提出,或證明被告有先履行的義務。另外,抗辯權并沒有否定請求權的效力,因而在當事人未援用同時履行抗辯權時,法院不得依職權將其考慮。反之,若被告援用同時履行抗辯權,則法院應當審查被告的主張是否成立,再作裁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合同必備知識
2020-11-14侵犯商標權10萬法院會怎么判
2021-03-01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