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在刑事訴訟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大量增加,受害人的賠償要求越來越高,判決賠償數額逐年增大,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執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結案率偏低,執行標的到位率不高,申請人意見較大,申請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切實得到法律保障。
對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賠償主體具有特殊性。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依法負有賠償責任的主體有: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及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監護人;已被執行死刑的罪犯的遺產繼承人;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審結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遺產繼承人。這些賠償主體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作為被執行人時,履行能力普遍較差,相當一部分的經濟收入水平不高,犯罪前本身就沒有多少財產,犯罪后也沒有多少財產可供執行。對于已被判處刑罰的被執行人,也不可能靠其自己的融資能力償還債務,對那些被告人已被執行了死刑的案件,執行時其親屬的對立情緒較大,往往不配合法院進行財產調查,對其遺產情況難于摸清,財產界定困難。
其次,在訴訟程序方面,由于目前在刑事附帶民事賠償部分的審判中,賠償數額采用全額賠償原則,并不考慮被告人的實際賠償能力,導致執行標的與被執行人的實際履行能力差距增大,增加了執行難度。少數案件由于訴訟程序的安排問題導致錯過了執行時機,使原本有執行條件的被執行人在法院執行時已喪失執行條件。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為破解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執行難問題,除了執行人員依法加大執行力度、盡職盡責查找被執行人財產外,還應該采取如下對策:
首先,應該在執行方法上不斷創新。對于被執行人的房產變現難的問題,可采取變通的方法執行,先對該房產進行評估,將被執行人應有的份額確定下來,再動員被執行人的家屬購買被執行人的份額,所得款項用于償還被執行人所負債務;如該房產確實無法變現,執行法院可將其房產實際控制,交由申請人或房屋中介機構管理,由申請人或房屋中介機構出租,以租金收入償還被執行人所負債務,債務清償后,房產歸還被執行人。
其次,為提高執行到位率,需要審理機構及相關機關共同努力。審理機構在審理時,要注意審執結合,注意對被告人的財產狀況進行摸底調查,由受害人申請或依職權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立案機構應采取措施,在一定情形下賦予被害人在刑事訴訟提起前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以利于案件的執行。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
2020-11-25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2021-02-15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可以自行撤銷嗎
2020-12-22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