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銷權的概念
撤銷權是指債權人在債務人放棄對第三人的債權、無償或以明顯低價處分其財產而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時,可以申請法院撤銷的權利。撤銷權與代位權均為債的保全措施,其具有以下特點:
1、撤銷權為實體法上的權利,但撤銷權與一般實體法上的權利不同,其不能直接向債務人或第三人行使,而只能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行使。
2、撤銷權為形成權,其行使的目的在于撤銷債務人所作出的對債權人不利的行為,以恢復債務人的財產狀況。
3、撤銷權為附屬于債權的從權利,其不得與債權相分離,債權讓與時,撤銷權與債權一起轉移。
二、撤銷權的行使條件
撤銷權的行使應具備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條件。從客觀方面看,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1、債務人有使自己的財產減少或負擔增加的行為。包括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等。
2、債務人的行為發生在債權成立之后,并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在債權成立之前發生上述行為,此時債權尚不存在,不能認為該行為對債權造成損害。且債務人為上述處分行為后債權人仍與債務人發生法律關系,表明債權人愿意承擔債權不能實現的風險,自不得請求撤銷債務人發生在先的行為,所以債務人的行為必須發生在債權有效成立之后。同時,債務人的行為須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債務人的行為未發生法律效力,或者根本不會發生法律效力(例如屬于無效民事行為),債務人的財產所有權并未發生轉移,則債權人無須通過行使撤銷權保全自己的債權,而可以請求法院宣告債務人的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所以,債權人只能撤銷債務人與第三人間的有效行為。
3、債務人的行為危害債權。債務人的行為危害債權,是指債務人的行為會導致其作為債權擔保的責任財產減少,使債權人的債權有不能實現的危險。
從當事人的主觀因素來看,應當具備下列幾個條件:
1、如果債務人所實施的行為為無償行為,即合同法第74條規定的放棄到期債權和無償轉讓財產,不管債務人或受益人是否有惡意,債權人均可以申請撤銷。
2、如果債務人的行為為有償行為,則需要受讓人具有惡意。受讓人惡意,是指受讓人從債務人處獲得利益時,已明知債務人的行為損害債權人的債權,而不考慮受讓人是否具有侵害債權人的主觀惡意。合同法第74條中規定:“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這里的“受讓人知道該情形”,既包括受讓人知道債務人轉讓的財產價格明顯低于一般的市場價格,同時還包括受讓人知道債務人的行為會對債權人的債權造成損害。如果受讓人僅知道該財產轉讓的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而不知該出讓人(即債務人)的行為會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不能認定受讓人有惡意從而行使撤銷權。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撤銷權的行使條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倆非機動車撞了如何判責
2021-01-13臨時工上班受工傷老板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24治安處罰影響嚴重包括哪些
2021-03-19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08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我國對支票為何不設定保證的規定
2021-03-17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