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中的回避制度
《刑事訴訟法》第31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第32條本法第29條、第30條、第31條的規定也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二、刑事訴訟中申請回避的規定
1、申請回避的期限。
根據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等各訴訟階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請。例如,在審判階段,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審判長應當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回避。當事人在知悉其權利后,可立即申請有關人員回避。
2、回避的審查與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另外,參與偵查活動的記錄人、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參與檢查活動的書記員、司法警察、人民檢察院聘請或指派的翻譯人員、鑒定人的回避,由檢察長決定。參與審判活動的法庭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由人民法院院長決定。檢察委員會討論檢察長回避問題時,由副檢察長主持,檢察長不得參加。審判委員會討論院長回避問題時,由副院長主持,院長不得參加。
3、對駁回申請回避決定的復議。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不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對于“不屬于刑事訴訟法第28條、第30條所列情形的回避申請,由法庭當庭駁回,并不得申請復議”。筆者認為,此條司法解釋與法律的規定及精神相抵觸。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刑事訴訟中的回避制度是怎樣的相關知識的具體介紹,我們也了解到對于刑事訴訟是嚴格的,所以大家在這方面如果還有其他相關的問題,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法律顧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購房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內容
2020-12-08父親有案底影響孩子考大學嗎
2021-03-09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起訴狀可以用打印件嗎
2021-03-26專利轉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商標注冊費用是多少
2020-12-06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什么叫代理?
2021-02-16劃撥土地能否贈與他人,劃撥土地贈與所需證件和資料有哪些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