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應建立“無因回避”制度
根據申請回避時是否需要提出理由,可將回避分為有因回避和無因回避。有因回避是指擁有回避申請權的訴訟參與人在申請回避時,需要提出要求司法工作人員回避的理由。無因回避是指擁有回避申請權的訴訟參與人在申請回避時,無需提出回避的理由,即可導致司法工作人員回避。例如法國,乃是實行無因回避的典型代表。我國刑事訴訟法沒有確立無因回避制度,申請回避時,需提出要求回避的法定理由。
我國的回避制度起點高、操作難、實用性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法定的回避理由過于狹窄。在司法實踐中,常會出現一些可能影響司法人員公正處理案件的微妙原因,但只要不屬于我國法定的回避理由范疇,則無法達到回避目的。2、對回避中的舉證責任分配不利于回避制度的落實。根據規定,我國回避實施程序中的舉證責任分配實行“誰主張誰舉證”原則,這使得回避制度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無因回避有因回避的對稱。一種回避制度,即申請『到避的人毋需說明回避的原因及理由,英國對陪審官的回避即分為有因回避與無因回避兩種。被告人及其辯護律師享有無因回避的申請權利,被告人可要求7名陪審官回避。法國也在《刑事訴訟法典》中規定,被告人或其律師、公設律師(公訴人)有權申請陪審官回避,并不必說明理由。中國不采取無因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請回避應說明理由,并應符合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無因回避制度,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不受法定事由的限制,能夠有效阻斷熟人社會對司法的消極影響;也能有效彌補有因回避制度的立法不足。在我國引入該制度十分必要。雖然我國沒有無因回避歷史傳統和觀念,但隨著依法治國理念的不斷深入和程序公正觀念不斷轉變,無因回避制度的引入具備了思想基礎。
以上就是小編對該問題的回答,您有其他問題的,歡迎到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權利
2021-02-02著作權法中的延伸性集體管理是否合理
2021-02-28實現留置權后需抵扣費用嗎
2021-01-04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