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保險代位求償權又稱保險代位權,是指保險人享有的,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造成保險標的損害負有賠償責任的第三方之索賠求償權的權利。保險代位權是各國保險法基于保險利益原則,為防止被保險人獲得雙重利益而公認的一種債權移轉制度,通常認為保險代位權其實質是民法清償代位制度在保險法領域的具體運用。
民法上的清償代位制度與債權人代位權不是同一概念,傳統民法上,債權人的代位權與撤銷權共同構成了完整的債的保全制度,…,代位權是指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享有的權利而害及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為保全自己的債權,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第三人的權利,債權人代位權被認為是對合同相對性原則的突破。代位權乃以自己名義,為自己利益,行使債務人權利之實體法上之權利,應該屬于法定之'無因管理'權。
而清償代位制度中的清償是指按照約定履行,在民法通則中,清償與履行是在同等意義上交互使用的,清償代位系指就債之履行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若代債務人向債權人為清償,即代位取得債權人之權利,得以自己名義行使之。簡單說來,清償代位即第三人代債務人履行債務,達到清償的目的。臺灣新民法債編第311條第2項規定:第三人之清償,債務人有異議時,債權人的拒絕其清償。但第三人就債之履行有利害關系者,債權人不得拒絕。第三人為債務人清償后,對于債務人有無求償權,應視其與債務人之間關系定之,例如第三人之清償系出于贈與者,不得于清償后,對債務人行求償權,又租稅之代納,非屬民法上之清償,第三人不得承受'國庫'之權利向債務人求償。普遍的觀點認為,保險代位權制度是財產保險合同特有的制度,是財產保險合同補償性的具體體現,是保險人履行了保險賠償責任的必然后果。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求償權,而介于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之間的責任保險,根據1999年12月15日實施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界定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通知[保監發(1999)245號],將責任保險界定為財產保險業務,適用補償原則,保險人享有代位求償權。但錢*國認為保監會的此界定對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沒有實際意義,責任保險以由于被保險人的侵權行為造成他人人身傷害依法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只有當被保險人依據法律對第三者負有法律賠償責任時,保險人才履行賠償責任,如果保險人享有代位求償權,顯然不應該向被保險人提出主張,否則此類保險業務純屬多余,不知保險人應該向誰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辭退如何賠償
2021-03-16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保險代理合同(四)
2021-02-22門面房拆遷,需要注意什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