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本文中,作者主要研究了代位權的性質、代位權與代位申請執行之間的關系、代位訴訟的訴訟標的、代位訴訟的當事人與代位訴訟既判力等五個問題。在對這五個問題的研究中,作者力圖將民法理論與民事訴訟法理論緊密結合,以期有利于代位權制度功能的正常發揮。關鍵詞:代位權、代位訴訟、代位申請執行所謂代位權指的是,如果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權利已負遲延責任而債務人又怠于行使其對第三債務人的權利時,債權人為保全其債權,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權利的權利。債權人為行使此種債權代位權,以自己為原告,而以第三債務人為被告,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決第三債務人應對債務人為一定的給付,此種訴訟乃學說上所謂的債權人代位訴訟。(1)代位權制度最早是由《法國民法典》第1166條明確加以規定的,實際上在《法國民法典》編纂前,其就存在于法國古老的習慣法中。法國古法中的代位權制度是由債權人本身行使債務人的訴權,主要是為了彌補強制執行規定的不完善,特別是不動產的轉讓、請求給付債權及其他財產權執行方法的欠缺。由于該項權利僅能在訴訟上行使,因此法國學者將之稱為“間接訴權”。起初在法國古法中,代位權的行使必須得到法院的許可,但由于該種規定經常造成程序的繁雜、遲延及無益的費用,因此在民法典的規定中刪去了這樣的規定,僅在第788條(2)保留之。《德國民法典》與《瑞士民法典》都未規定代位權制度。《日本民法典》仿造《法國民法典》在第423條規定:“債權人為保全自己的債權,可以行使屬于其債務人的權利。但是,專屬于債務人本身的權利,不在此限。債權人于其債權期限未屆至間,除非依裁判上的代位,不得行使前款權利。但保存行為,不在此限。”《意大利民法典》對代位權制度也有專門的規定,但該法典稱代位權為“代位訴權”,并將之作為專節規定于第六編“權利的保護”第三章“財產責任、優先權的原因和財產擔保的保護方法”之中。1999年3月15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73條第1款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這一規定標志著我國法律終于明確肯定了代位權制度,使代位權制度從以往學者們的理論中走進了社會生活,其意義非常重大。然而,任何實體法的條文總表現為一般的規范命題,其具體內容必須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件的處理才能顯示出來。換言之,實體法的內容往往并非事先被預定了的不變的價值,而必須通過訴訟程序的進行在一般規范命題框架內逐漸形成。(3)代位權制度的內在價值同樣必須通過訴訟程序即代位訴訟來實現與展開。但由于長期以來的“重實體,輕程序”的錯誤思想,我國民法在總體上忽視程序機制,將訴訟程序統統交給民事訴訟法去規定,切斷了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內在的有機聯系。(4)令人遺憾的是,此次《合同法》關于代位權的規定再次忽視了實現代位權的程序機制-代位訴訟,而事實上代位權的行使過程中問題最多的就是在程序方面。(5)考慮到我國《民事訴訟法》相應規定的缺漏,可以預見,我國《合同法》規定的代位權制度必將舉步惟艱。有鑒于此,筆者在本文中力圖將民法與民事訴訟法理論密切結合,主要探討代位權與代位訴訟中的幾個重大問題,以期能達到完善代位權制度從而充分發揮其功能的作用。(一)債權人代位權的性質債權人的代位權是債權人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債務人權利的權利。因此可以肯定的第一點就是,代位權人并非債務人的代理人,代位權也不是代理權。債權人代債務人行使權利,雖然可以達到增加債務人財產的效果,但債權人行使權利旨在保護自己的債權,而不是單純為了債務人的利益行使此種權利。其次,代位權是債的保全,是一種法定的債權的權能。它非源自于當事人的約定,而必須由法律明確加以規定。因為,在貫徹“私法自治”理念的社會,處分自己的財產不受他人干涉乃民法的基本原則。債務人是否行使自己對第三人的權利為其自由的意思,債權人不得干涉。但由于債務人的財產在法律上既然已經成為保障債權的責任財產,為保障交易的安全,債務人對此項財產之處分又不得不受到限制。代位權正是法律在平衡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利益、債務人的意思自治與交易安全后設立的制度。(6)第三,債權人的代位權是行使債務人債權的權利,它不是請求權而是以行使他人權利為內容的管理權,與一般的民事實體權利有所不同,行使此種權利經由訴訟程序(代位訴訟)所得的判決效力不及于代位權人而及于原權利義務關系的主體。此種“法律關系主體以外的第三人根據法律的特別規定,可以因職務上或其他特殊原因,對他人的權利義務實施管理處分權,并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的情形,在民事訴訟法學理論中稱為“法定訴訟擔當”,作為法定訴訟擔當的人是適格當事人。(7)因此,代位訴訟即法定訴訟擔當,享有代位權的債權人為適格當事人(8).代位權盡管被規定在民事實體法中,但不能被認為是一種實體法上的權利。我國《合同法》第73條對代位權的規定實際上是對債權人可代位債務人行使訴權的條件的規定,合乎此條件的債權人就可以代替債務人行使債務人對第三債務人的訴權(9),換言之,只有符合《合同法》第73條規定的債權人才可以成為代位訴訟的合格當事人(即原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沒有失業證怎么入職
2021-02-05違規領取失業金如何處罰
2021-02-18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是否另外繳納城市建設配套費
2021-02-10農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土地轉讓
202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委托書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