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代位權訴訟實務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這是我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代位權制度,并且將代位權的行使方式限定為訴訟方式。本文擬就我國代位權訴訟的若干實務問題作一探討。
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未經生效法律文書確認,可否作為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合同法解釋》)第十一條規定了“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等諸多代位權訴訟的起訴條件,那么“債權合法”是否是指債權已經生效法律文書所確認呢?筆者認為,這一問題牽涉到如何把握代位權訴訟的起訴條件問題。同其他普通民事案件一樣,人民法院在決定受理代位權訴訟案件之前,必須對其是否符合起訴條件進行立案審查。但是,法院對起訴條件的審查僅僅是形式上的審查。只要原告(債權人)提供了得以提起代位權訴訟的初步形式證據,法院就應當認定符合代位權訴訟的起訴條件而予以立案受理。就“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要件的審查而言,只要原告(債權人)提供其對債務人享有合法債權的初步證據,如債權憑證、欠條、送貨單等等,就可以認定債權人的起訴符合該要件,而并非要以債權經生效法律文書確認作為必要條件。至于債權人的債權實質上是否合法,則涉及到對證據的分析、判斷等實體性問題,是案件進入開庭審判后才要解決的問題,立案審查階段無需、也無法對此作深入的查證。
二、債權人可否就已過訴訟時效的債權行使代位權
債權人代位權的產生,以債權人對債務人存在合法的債權為前提。那么,對于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已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是否可以產生債權人代位權呢?筆者認為,債權雖然超過訴訟時效,但并不等于債權已由原來的合法債權轉變為非法債權,而只是說該債權已由原來的完全債權轉變為不完全債權。此時除了債務人自愿履行其債務外,該債權已經失去了法律強制力的保護,債權人也不得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基于此,債務人責任財產的增加或減少已同債權人無多大關系了。此情況下,如允許將已過訴訟時效的債權作為債權人代位權行使的基礎,勢必造成對債務人事務的不正當干涉。同時,由于我國代位權行使的方式是提起訴訟的方式,且按《合同法解釋》第二十條的規定,我國債權人代位權適用“債權人直接受償原則”,允許債權人就已過訴訟時效的債權行使代位權,客觀上又會造成本不應受法律強制力保護的不完全債權卻重新被賦予了法律的強制力。因而,已過訴訟時效的債權不能產生債權人代位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公司增資跟股權轉讓能同時進行嗎
2021-03-21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公司未勘察現場可以拒賠嗎
2021-01-15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注意什么
2021-01-23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當事人違反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15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區片綜合地價能作為補償依據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