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是生活中常見的情形,在民事法庭的案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今年離婚呈現出低齡化趨勢。在這類案件中,夫妻共有財產的分割往往成為了爭議要點。那么法律又是如何規定夫妻共同財產的呢?
我們可以通過常見情形并結合相應法條來感受下。在婚姻存續期間一方當事人通過各種手段處分婚姻中的共同財產,從而將其變為私有財產、或者是轉移財產。
首先,偽造債務。有這樣一個案例。劉某與吳某在婚前積累了大量的財產,就單從房產市值來說就將近2000萬元。在雙方離婚中,兩人的房子被劉某以欠債的名義轉給力劉某的姑姑,然后又制造了妹妹欠債的假象,從而將市值近2000萬的倍數當低價轉賣了。在這個時候,所謂的債權人則會主動加入雙方的離婚訴訟中,說這個房子是他的。這相當與是與劉某一起串通來損害吳某的財產權。這種人在訴訟中被稱作第三人,他們有權加入已經進行訴訟中。有的第三人甚至在會在離婚訴訟提起之前,要求把房屋查封掉。通常來說找熟人開借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碰到此類案件時我們可以請求所謂的第三人及時到法院作證,否則很難判斷這是真的是債權人,還是得為了轉移財產而偽造的債權與債務的關系呢。如果構成真實的債權債務,第三人很有可能以善意取得為由而獲得相應的財產。
第二個案例所體現的就是隱瞞財產:有這樣一個案例涉及到隱瞞財產。這是一個關于全職太太的案例。其丈夫是公司的大股東。這位全職太太說其丈夫在外面包二奶而提起離婚訴訟,但是在分割財產的時候,她的丈夫卻說道自己做生意虧了,由于沒有參與公司的實際經營,這位全職太太也不知道丈夫說的是不是真的,也找不到相應的證據證明。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個案例中看出。這位太太在婚姻中的財產已經受到了侵害。可以這樣說,這其中的夫妻共同財產已經以某種方式轉移到他人名下。所以,這相當于是把婚姻中的財產賣給他人。但是她對此的卻沒有任何辦法。
有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夫妻共同財產被一方賣掉,要分具體情況。如果是否第三人構成了善意取得,那么這筆財產將永遠也收不回來;對于不構成善意取得的情況,仍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仍然可以按照《婚姻法》的規定進行分割。
而我國《婚姻法》中也規定了如果婚姻中,有偽造債權債務關系的,一方發現了是可以隨時追償的。要知道對方是不是善意第三人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判斷,其一,是不是第三人明知這是共有財產;其二是第三人明知雙方是夫妻關系,就說明第三人不是善意第三人的。
實踐中,為了避免離婚中財產遭受損失,一方最好在結婚前或者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申請財產公證。
夫妻共同財產離婚給兒子分嗎
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股份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股權托管中心能轉讓股權嗎
2020-11-11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承包林地需要辦理什么證
2021-01-02公租房拆遷和普通房屋拆遷有區別嗎
2021-03-03小產權房拆遷是否有補償
2020-11-29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必備條款有哪些
2021-02-08拆遷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2021-02-09蘭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助費標準
2020-11-20農村征地,簽協議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5“空掛戶”不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