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合同后果可以直接裁判賠償嗎?
解除合同后果是可以直接裁判賠償的;
我國法律承認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并存。民法通則規定:“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本條規定,合同解除后,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這樣規定的理由是:
1.合同解除不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使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不得請求賠償損害,那么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受到的損害就無法補救。
2.合同解除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恢復原狀,那么非違約方訂立合同所支出的費用,因相信合同能夠履行而作準備所支出的人力、物力,以及為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就得不到補償。
3.在協議解除合同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因解除合同受了損失,如果獲利的一方不賠償對方當事人因解除合同受到的損害,不符合公平原則。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規定:“貨物發運前,承運人或托運人征得對方同意,可以解除合同。承運人提出解除合同的,應退還已收的運輸費用,并付給托運人已發生的貨物進港短途搬運費用;托運人提出解除合同的,應付給承運人已發生的港口費用和船舶待時費用。”
4.在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合同不能履行而解除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直接向第三人主張權利,如果債務人不承擔解除合同的賠償責任,他要么不向第三人主張權利以彌補債權人的損失,要么自己獨享主張權利后而取得的利益,使債權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合同解除后,確因一方的過錯造成另一方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向受害方賠償損害,不能因合同解除而免除其應負的賠償責任。
二.合同解除后是否都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解除合同后是否都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可以分別不同情況:
1.協議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在協議中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議生效后,不得再請求賠償。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一般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而沒有采取的,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3.一方當事人因他方根本違約或者經催告仍不履行義務而解除合同的,如果解除只向將來發生效力,違約方應當賠償另一方因違反合同受到的損失;解除如果溯及既往,違約方應當支付受害方因訂立合同、準備履行合同和因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
綜合上面所說的,解除合同如果存在著有違反條款的事情,那么必定就要承擔起全部的責任,只要宣布解除那么執法人員就可以對此行為進行裁判,從而依法的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權益,所以,解除合同可以依必須要有合法的觀點,這樣才不會承擔其它的責任。
單方解除合同有哪些法定情形
解除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3-23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私立醫院產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2-27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農村機動地能買賣嗎
2021-02-12出讓土地怎么交土地增值稅
2021-01-19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