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無效與合同未生效的區別是什么?
1、認定前提不同
1)認定合同未生效的前提是合同已經依法成立,其效力只是由于某種原因尚未發生。譬如,當事人約定的合同生效條件尚未成就,再如依法經過批準才生效的合同而未經批準。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客觀情況變化致使有義務登記的一方故意不去報批,或者審批機關基于某種事實暫不予批準。
2)無效合同不存在已合法成立的前提,自簽訂時起即因合同主體或者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無效合同自始無效,絕對無效,對當事人不產生任何約束力。
2、條款效力不同
1)合同被認定未生效后,處于效力待定狀態,將來有可能生效,也有可能不生效。認定時合同實體條款雖不發生效力,但并不因此影響合同的報批條款的效力。
2)合同被確認無效后,除解決爭議的程序性條款有效外,其他條款自始無效,締約雙方回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
3、適用條件不同
1)認定合同未生效的條件是合同主體適格,內容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沒有法定無效情形。只是由于設定的合同生效條件尚未成就,或者依法該登記而未登記,導致合同未生效。
2)認定合同無效的條件是合同主體或者內容本身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范,首先是締約一方或者雙方無民事行為能力,包括締約方未取得特許行業資質而簽訂合同。其次是因內容違法而認定無效的合同,其中包括: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4、法律后果不同
1)合同被認定未生效后,客觀上沒有繼續履行的條件,合同雙方均不承擔違約責任。但在合同可以繼續履行的情況下,法院可以判決相關當事人繼續履行相應義務,促使合同生效。
2)合同無效的后果是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如果在本次訴訟中當事人未請求返還財產、賠償損失,可以另尋法律途徑解決。
在法律上,合同未生效和合同無效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性質,因為合同未生效不代表這份合同就一定是無效的,比如合同的條款都已經起草好了,現在等到雙方當事人一簽字就正式發生了法律效力,對于無效的合同,雙方當事人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的責任和義務去履行。
合同無效當事人要承擔違約責任嗎
合同無效違約責任條款是否有效 ?
主合同無效時,擔保合同效力如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個人工傷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11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多少日
2021-02-20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有些什么
2020-12-15拆遷房房產證改名字嗎
2020-12-31以拆除違章建筑來拆遷怎么辦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