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成立未生效和無效的區別是什么?
合同成立未生效和無效的區別是兩者的合同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我國《合同法》并未規定合同解除的對象必須是成立并生效的合同;其次,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同樣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有權按照法律的規定,選擇用解除合同的方式來終止該類型合同的法律約束力,即使附有生效條件所約定的義務。
比如報批義務,相對于主合同義務同樣具有獨立性,可以適用預期違約的法理,賦予合同解除權;再者,從市場交易的經濟效率角度出發,若因惡意相對人,使合同長期處于未生效狀態,為了維護當事人利益最大化,行使合同解除權是最直接和有效的保護途徑。
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合同的效力
1、一般規定
合同法第97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該條規定,確立了合同解除的兩方面效力:一是向將來發生效力,即終止履行;二是合同解除可以產生溯及力(即引起恢復原狀的法律后果)。學者認為,非繼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有溯及力,繼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無溯及力。
2、損害賠償
民法通則第115條和合同法第97條均規定,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可以并存。但對于損害賠償的范圍,有不同觀點。其一認為,無過錯一方所遭受的一切損害均可請求賠償,既包括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也包括因恢復原狀所發生的損害賠償;
其二認為,對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應具體分析,在許多情況下,損害賠償與合同解除是相互排斥的,選擇了其一便足以使當事人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護,沒有必要同時采取兩種方式,例如協議解除、因不可抗力而解除。
生活當中大家對于合同的成立和有效是不一樣的理解的,有一些人員他們可能對于這樣的一種合同的效力認為只要成立的話就存在著合同的效力,但這樣的一種認識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兩種的狀態完全是不一樣的,成立是前期,有效是在后面的。
符合什么條件合同成立生效
合同成立后合同就一定生效嗎
保管合同成立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可以單方離婚嗎
2020-12-07如何處理直播隱私問題
2021-02-17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哺乳期罪犯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嗎
2021-03-13信用卡逾期怎么申請債務重組
2020-12-20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