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隨義務和從義務的區別是什么?
1、產生的依據不同
從給付義務產生自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而附隨義務是依誠實信用原則,債務人于契約及法律所定內容以外,尚負有的義務。先合同義務又稱“前合同義務”或“先契約義務”,是指在要約生效后合同生效前的締約過程中,締約雙方基于誠信原則而應負有的告知、協力、保護、保密等的合同附隨義務。
2、存在的范圍不同
廣義的附隨義務包括先合同義務、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后合同義務。而從給付義務只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
先合同義務,是指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合同生效之前所發生的,應由合同雙方當事人各自承擔的法律義務。
3、內容不同
附隨義務指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為了使當事人一方的利益獲得最大的滿足而履行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從給付義務簡稱從義務,是不具有意義,對主給付義務的履行起輔助作用的義務。
4、在履行抗辯權方面不同
附隨義務因為不是對待給付,所以合同一方不履行付隨義務對方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而如果一方不履行從給付義務,對方可以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
先合同義務是締約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依法承擔彼此基于誠信原則產生的遵守信用義務。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故意或者過失地違反先合同義務,造成對方當事人信賴利益的損失時,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
二、司法解釋
各國立法對附隨義務并沒有明確規定其涵義,故學界對其表述也并不一致。附隨義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附隨義務包括先合同義務、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后合同義務。狹義的附隨義務是指合同履行過程中,為協助實現主給付義務,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而履行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王澤鑒先生的觀點,他認為附隨義務是在債之關系上,除給付義務以外,基于誠實信用原則,在當事人間尚發生保護、照顧、通知、忠實及協力義務。
從給付義務簡稱為從義務,是不具有意義,僅具有補助主給付義務的功能的義務。存在的目的是不在于決定合同的類型,而在于確保債權人的利益能夠獲得最大滿足。發生原因:基于法律的明文規定、當事人的約定、誠實信用原則及補充的合同解釋。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在進行合同簽訂的時候往往都會約定義務,而且這個義務的話必須是非常的明確的,這樣在履行的過程當中也是非常的清楚,當然有一些義務的話是附隨義務和從義務,許多人將這兩者容易混淆。但是兩者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差別。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不動產交付附隨義務有效嗎?
承攬合同附隨注意義務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前辭職有補償嗎
2021-03-12傷殘鑒定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11重婚的法律責任
2020-11-23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支票背書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5不安抗辯權的行為表示方式是哪些?
2020-12-09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強制執行怎么申請拘留
2021-03-24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