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示交付物權轉移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指示交付物權轉移生效的要件是物權發生了變動,指示交付物權成立的時間是通知到達第三人時物權發生變動。根據《物權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二十三條的規定,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物權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二十六條的規定,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指示交付的成立須具備兩個條件:
1、是當事人須有轉讓所有權的合同。
2、是讓與人應當將所有權轉讓的事實通知標的物的實際占有人。特點是買賣在前,交付在后,他人交付。
二、民法總則關于物權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五條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七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三、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1、物權法定原則。 物權法第五條規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就是這一原則的體現。這一原則要求物權的類型、各類物權的內容、效力,以及創設的方式,都由法律直接規定,不能由當事人任意創設。
2、公示、公信原則。公示的方法除了法律另有規定外,就是到特定的國家機關進行登記。
3、物權平等保護原則。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這是一個立法理念的進步,也是對憲法規定的公民財產權利的民法化和有力確認。“私人”與國家、集體、其他權利人并列相提。
物權轉移的方法有很多種,指示交付是其中之一而已,我們在生活當中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委托別人把這件物品交給對方,一般中間人是沒有權利私自占有這件物品的。所以指示交付一定要選擇信得過的這些人,最好要有書面的協議。
房屋交付時應到達什么標準 ?
簡易交付與占有改定、指示交付的區別是什么?
房屋交付后多久拿下房產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