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簽訂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建立在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法律在這方面的干預其實相對是比較少,只要是在法律規定范圍內作出的約定,那么就是會認定有效。而隨著客觀情形發生了變化,其實也很有可能需要對合同的內容作出變更,那一般合同的變更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合同的變更是怎樣的
合同的變更是指合同成立后,當事人在原合同的基礎上對合同的內容進行修改或者補充。合同是雙方當事人通過要約、承諾的方式,經協商一致達成的。合同成立后,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合同。任何一方未經對方同意,都不得改變合同的內容。但是,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有時不可能對涉及合同的所有問題都做出明確的規定;合同簽訂后,當事人在合同履行前或者履行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新的情況,需要對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進行調整和規定。因此,需要當事人對合同內容重新修改或者補充。由于合同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所以,當事人在變更合同內容時,也應當本著協商的原則進行。當事人可以依據要約、承諾等有關合同成立的規定,確定是否就變更事項達成協議。如果雙方當事人就變更事項達成了一致意見,變更后的內容就取代了原合同的內容,當事人就應當按照變更后的內容履行合同。一方當事人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任意改變合同的內容,變更后的內容不僅對另一方沒有約束力,而且這種擅自改變合同的做法也是一種違約行為,當事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二、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樣的
合同的變更原則上向將來發生效力,未變更的權利義務繼續有效,已經履行的債務仍然有效。
合同的變更以原合同關系的存在為前提,變更部分不超出原合同關系之外。原合同關系有對價關系的仍保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原合同債權所有的利益與瑕疵仍繼續存在,只是在增加債務人負擔的情況下,非經保證人或物上擔保人同意,保證不生效力,物的擔保不及于擴張的債權價值額。
合同的變更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民法通則》第115條規定:合同變更或者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損害賠償的權利。在合同變更以前,由于一方的過錯而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如果雙方當事人沒有對此另有約定,在合同變更以后,受損失的一方仍然有權請求過錯方進行損害賠償。
根據《合同法》第78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合同內容的變更,這個時候也是要嚴格遵守《合同法》中規定的原則才行,對相關內容的變更也要建立在雙方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另外有變更的地方,也要及時的作出書面的說明,這樣的協議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合同變更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變更法定形式
合同變更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安全事故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1-02-02法律顧問費與顧問費在稅收的區別
2021-02-20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開便利店需要辦理什么證件
2021-02-07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