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白城律師 保定律師 安順律師 安康律師 宿遷律師 定西律師 九江律師 百色律師 滁州律師 營口律師
合同糾紛,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詞。表面意思為雙方當事人協商未達成一致,一方沒有按合同履行相應的義務,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有不少人遇到合同糾紛,有些不知道遇到合同糾紛該怎樣解決,那么當當事人在合同履行中發生爭議時應該怎么解決呢?下面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一)主觀成因
主觀成因合同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既然雙方當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訂立了合同,那么、按合同履行義務應當是毫無疑問的。然而,合同簽訂后,一方當事人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主觀上不想履行或不想完全履行合同。例如,買賣合同中,買方與賣方簽了購銷鋼材的合同之后,合同所確定的鋼材價格上漲,賣方見如果仍按合同規定的價格交給買方,就會損失一大筆錢,于是,賣方就想提價,或毀約,或以支付違約金的方式不履行合同。買方則不同意,堅持按事先規定的價格購買,雙方遂起糾紛。再如,技術實施許可合同中,技術轉讓方已經與另一方簽訂了獨家許可合同。但見另外一方又欲高價受讓此技術,轉讓方則又將此技術許可給另外一方使用。獨家受許可方獲知后、要求轉讓方賠償損失.雙方之糾紛因此而起。可見,主觀點原因往往引起違約行為,再由違約行為導致糾紛的產生。純粹主觀上的原因是少見的,主觀上原因背后往往存在著客觀原因。
(二)客觀成因
客觀成因一項合同,從訂立到履行完畢,除了即時清結的之外,往往經過一個較長的過程。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客觀上的原因,導致合同無法按約履行,由此引起糾紛。這里所指的客觀方面的成因,指由非合同當事人主觀意志所導致的,不得已而為之的因合同履行過程中的變化而引起糾紛的原因。例如,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了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雙方當事人對不可抗力的范圍,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是否采取了措施防止損失擴大,不可抗力是否已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等問題的看法上不一致,因此而起糾紛。再如,由于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未考慮周全,致使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出現諸如履行地點不明確,質量規格不明確等情況,協商不能達成一致時就會引起糾紛。一項合同糾紛,有時由單純的主觀原因或客觀原因而引起的,有時則既有主觀原因,又有客觀原因。合同糾紛、歸根到底是與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的意圖相違背的,除非是一方當事人有意欺騙對方當事人.借糾紛而企圖獲利。合同在履行,甚至終止時發生糾紛是在所難免的。重要的是在發生糾紛之后如何能行之有效地去解決糾紛。
(三)解決方式:
協商
協商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調解
合同糾紛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以上是當事人在合同履行中發生爭議時的解決辦法,訴訟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起訴之前,還要向法院提交一份內容合適的起訴狀才行。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隨州律師。
履行合同的證明材料范本是怎樣的?
合同履行終止條件是什么
想用支付違約金而拒絕履行合同,這種做法可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外貿合同怎么認定簽字效力
2021-01-31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
2021-03-23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模擬拆遷是國家規定的嗎
2021-01-26住改非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怎么補償
2021-02-20企業合同遇到拆遷終止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22020棚改項目拆遷補償方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門市公司拆遷補償嗎
2020-11-26棚戶區改造,應該怎么賠償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