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效中斷與喪失時效的債權可否轉讓
某甲與某乙的債權到期日為1999年1月5日,某甲與某丙約定將某甲的債權轉讓給某丙,某甲于2001年1月4日通知了某乙債權已經轉讓給某丙。某丙于2002年1月5日向法院起訴某乙,某乙提出訴訟時效抗辯,認為本案已過訴訟時效。筆者認為,某乙的抗辯是沒有理由的。雖然債權轉讓通知的本意或目的在于指示債務人向債權受讓人履行債務,但也含有向債務人主張債權的意義。因此,按照訴訟時效的規定,債權轉讓應該構成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已經喪失的債權也仍然可以轉讓。因為在民法原則中,自愿原則尤為重要。雖然已經完成了訴訟時效,但債務人尚有自愿履行債務的可能,且債務人履行之后不得以訴訟時效完成為理由請求返還。因此,喪失了訴訟時效的債權仍然可以轉讓。如果債權轉讓后,債務人以訴訟時效喪失提出抗辯,受讓人則可以請求轉讓人賠償損失。
2、債權轉讓可否牟利。《民法通則》第91條規定,合同的轉讓不得牟利
但此處牟利是指非法倒賣合同、牟取非法利益并危害社會經濟秩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合同的轉讓特別是權利的轉讓,大都是有償行為。“債權作為商品進入市場與其他商品并無本質區分。它們都受市場經濟之共同法則即價值規律的制約。因此,表現于債權讓與在可謀利上即為其價格受市場調節,此種調節的結果很可能就使讓與人獲得的不僅僅是一定利益,而是較為豐厚的利益。我們認為,只要是不為暴利的情況下,此種利益應得到保護,因為這是對其風險的回報,市場經濟理應如此。”如果將有償的轉讓行為都視作非法牟利,實際是禁止了合同的轉讓,對于搞活流通、增進交易、增加社會財富都非常不利。
3、可撤銷的債權可否轉讓
債權在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之前屬于效力待定的債權,并非當然無效,故也可以轉讓。但應注意,如果債務人以訴訟時效完成為由拒絕履行債務或行使撤銷權而使債權歸于無效,受讓人可以因此主張債權轉讓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經許可運輸煙花爆竹如何處罰
2020-11-22傷殘怎么做司法鑒定,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27行政監督證能執法嗎
2021-01-22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