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合同使用訴訟時效嗎?
我國的合同法規定了一些因為欺詐等原因簽訂的合同,在一定期限內是可以被解除的,這就是合同的解除權。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應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合同解除的種類
(一)協議解除:協議解除取決于雙方一致的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有解除權的存在。而雙方意思一致的達成一般也要經過要約、承諾兩個階段,當雙方協商一致時,合同就被依法解除了。但當事人也可另行約定合同失效的時間。此外,在合同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有關部門批準解除的日期就是合同解除的日期。
(二)約定解除:當事人在合同中為一方或各方約定的解除權產生條件具備,由取得解除權的當事人行使解除權,從而解除合同的行為。
(三)法定解除:法律直接規定的解除合同的方式(是指在合同成立后,在沒有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前,當事人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權消滅合同關系的行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預期違約)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雙方在進行了約定后也是需要簽訂合同的,那么在簽訂合同后也是需要按照約定履行合同內容的,如果說在發生可不可抗力或者是其他原因后也是可以通過協議解除、約定解除以及法定解除等方式解約的,同時在解除合同時也是需要注意合同的具體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如何確定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工傷賠償標準
2021-02-23驗血錯誤醫院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21土地流轉和土地轉租,土地轉包有什么區別
2020-12-07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17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保險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