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租賃關系中,保證金與定金有什么區(qū)別
從租賃糾紛談保證金與定金的界定:
某公司與某商場簽訂合同約定,由該公司承租該商場的部分展區(qū),專營該公司的產品,合同期限三年。為了的履行,承租方在簽訂合同后應向出租方交納保證金15萬元。承租方要按出租方的要求格局進行裝飾裝修,費用由承租方承擔。如一方有違約行為,應當賠償對方的損失,并承擔違約金。合同簽訂后,承租方向出租方交納了10萬元的保證金,并按合同約定的在三個月內裝修完畢的要求開始入場裝修,裝修過程中出租方以承租方沒有按合同約定在裝修前應向其交驗裝修圖紙及已開始的裝修不符合其統(tǒng)一標準為由要求承租方停止了裝修。后因雙方對此沒有達成一致意見,雙方均表示解除,出租方在一段時間后將該展區(qū)另行出租他人。為此,承租方要求出租方退還所交的10萬元保證金,出租方以承租方違約并給其造成損失為由而不予退還。經多次協(xié)商未果,承租方遂以出租方故意設置障礙而構成違約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出租方退還10萬元保證金,出租方仍以承租方違約并給其造成損失為由抗辯,要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分歧: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承租方給出租方交納的10萬元保證金的性質產生兩種不同的認識。一種意見認為,該10萬元應當屬于定金性質,根據(jù)定金罰則的原則,如承租方違約,則無權要求退還保證金,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如出租方違約,則應判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由出租方返還承租方10萬元的保證金。另一種意見認為,該保證金不屬于定金,應當認定為具有質押性質的金錢質。
理由如下:
1、定金和保證金分屬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兩者的法律效力、法律后果、適用原則、數(shù)額標準及目的均不盡相同。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約定以交付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作為質物以的履行。關于定金的規(guī)定來看,它不是擔保物權,也不是保證擔保,而是一種特殊的金錢擔保,即金錢質。其特點首先表現(xiàn)在它具有普通質物的特點,作為質物在質押期間所有權不轉移,即接受定金的一方對定金不擁有所有權。但其又具有其他質物不具有的特點,不適用《擔保法》第六十六條“出質人和質權人在合同中不得約定在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時,質物的所有權為質權人所有”的禁止流質契約的規(guī)定。《擔保法》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時,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擔保法解釋》第一百二十條規(guī)定“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或者其他違約行為,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可以適用定金罰則”。因此,定金作為金錢質,不適用禁止流質契約的規(guī)定而適用定金罰則規(guī)定,它是法定的一種特殊的金錢質,也就是說當合同約定的定金處罰條件成就時,定金的所有權即可發(fā)生轉移,或成為雙倍索賠的標準和依據(jù),或成為不予返還的法律依據(jù),具有補償和懲罰的雙重性。其擔保的方式是雙方擔保而非普通質物的對人一方的擔保。定金的數(shù)額根據(jù)《擔保法》的規(guī)定,不得高于主合同標的額的20%。保證金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以擔保債務的履行為目的,將其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交付債權人占有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以以該金錢優(yōu)先受償。根據(jù)《擔保法》及其解釋,以金錢作為出質物設立質押的,即為金錢質。因此,保證金實際上就是金錢質的一種,根據(jù)《擔保法解釋》一百一十八條“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訂約金或者定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之規(guī)定,保證金作為金錢質與定金作為金錢質一樣,雖然同樣具有在交付時不轉移所有權的特點,但其又有與定金作為特殊金錢質而不同的特點,它不適用定金罰則規(guī)定,而適用《擔保法》第六十六條關于質押中禁止流質轉移的規(guī)定,即“出質人與質權人在合同中不得約定在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時,質物的所有權轉移為質權人所有”。因此,保證金設立的目的是增強收受保證金一方對支付保證金一方的信任度,減少收受保證金一方可能產生的損失,擔保合同正常完全履行,其作用是保障債權人因債務人不能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給其造成損失后能確保受到補償。它的擔保方式也與定金的保證方式不同,它是對債權人的擔保而非對雙方的擔保。這種保證方式目前多見于建設和租賃合同之中。保證金的數(shù)額沒有法定的標準。對于保證金的處理,《擔保法解釋》第八十五條、八十六條規(guī)定,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以該保證金優(yōu)先受償;債務人不按合同約定的時間移交質物而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出質人應當根據(jù)其過錯承擔賠償責任。
2、如前所述,本案中的保證金首先屬于金錢質的范疇,但是否具有定金的性質,要綜合具體案情來分析,不能簡單的予以定性。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有承租方違約出租方不予返還保證金和出租方違約則雙倍返還承租方保證金的文字約定或意思表述,或者出現(xiàn)諸如“沒收保證金”、“對保證金雙倍罰款”等不正確適用法律名詞或概念的約定,但只要在合同內容中表述了定金罰則的性質,不論約定中有沒有冠以“定金”的字樣,亦或出現(xiàn)“沒收”、“罰款”等行政強制力色彩很強的字眼,但由于該合同系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簽訂的民商事合同,這些字眼表述的真實意思就是定金罰則性質和定金罰則約定。因此,不論以什么表現(xiàn)形式表述,只要合同內容對保證金表述了符合定金特性的定金罰則,就應該將該保證金認定為定金,不宜僵化的以定金名稱作為認定定金的唯一標準。如合同內容中無定金罰則的文字表述或定金罰則的意思表示,則應當根據(jù)《擔保法解釋》第一百一十八條“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訂約金、押金或者定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規(guī)定,認定該保證金并非定金。本案中,雙方在合同中雖然約定了保證金,也約定了某些違約行為發(fā)生后應承擔的違約責任,但對該保證金雙方并沒有明確約定或意思表示為適用定金罰則的定金性質。故不能將該保證金認定為定金。所以,即使承租方違約,出租方也不得將保證金作為定金或者違反禁止流質轉移的法律規(guī)定將保證金不予返還。如出租方認為承租方未按合同約定的時間和數(shù)額向其交付保證金以及未向其交驗裝修圖紙等行為已構成違約,其完全可以依照合同的約定和法律規(guī)定向承租方主張損失賠償。而當其計算的損失數(shù)額得不到對方認可或法定的公權機構確認的情況下,其損失的數(shù)額在法律上屬于待定的狀態(tài),出租方不能自行行使私權利將承租方所交的全部保證金確定為彌補自己損失的數(shù)額予以占有,而應當依合同約定和法律規(guī)定依法提請仲裁機構裁決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其行為將有可能構成合同侵權或合同違約之嫌。綜上,筆者認為,在本案中,既不能將承租方所交的保證金當作定金處理,也不能在出租方未提出賠償損失的反訴請求的情況下采信出租方不予退還承租方保證金的主張,而應綜合評判全案事實將保證金作為金錢質押,按照《合同法》、《擔保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予以處理。以上就是本次律霸網(wǎng)小編帶給大家的有關定金與保證金區(qū)別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在租賃關系中,保證金與定金有什么區(qū)別”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院不給出傷殘鑒定怎么辦
2021-03-11不履行合同導致對方損失怎么辦
2021-03-10童工保護如何規(guī)定
2020-12-02死刑復核期間可以見家屬嗎
2020-12-09企業(yè)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撤銷強制執(zhí)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xié)議是否有效
2020-11-18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