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合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合同的存在是為了約束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在實際進行操作的時候,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合同中的一方會對合同行使撤銷權。關于合同法撤銷權行駛在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中是有規定的。小編將針對合同法撤銷權行使的相關規定,為大家做出詳細介紹。
一、合同法撤銷權行使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所謂撤銷權,是指撤銷權人依其單方意思表示,使合同等法律行為溯及既往地消滅的權利。關于撤銷權的性質,學者一般意見均認為屬于形成權,即依權利一方的意思表示,可產生撤銷合同的法律后果??沙蜂N合同一旦被撤銷即發生溯及力,使合同自始不發生效力。
可撤銷合同中行使撤銷權時,應當遵循下列規則:
1、行使撤銷權的主體要合格法律規定撤銷權的目的,是保護因合同有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等情形而在利益上受到損害的一方當事人,所以,行使撤銷權的主體應是錯誤或瑕疵意思表示的一方當事人,即重大誤解方(一方為主,有時也可是雙方)、因顯失公平的合同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方,被欺詐、被脅迫、處于危難中的一方。
2、行使撤銷權的客體要合法。即須為《合同法》第54條所規定的幾種合同: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訂立時)、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除此之外的合同,當事人不得行使撤銷權。
3、行使撤銷權的方式要適當。我國《合同法》第54條與《民法通則》第59條的規定是一致的,即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此與國外如德國、日本等國家規定的撤銷權人通過向對方當事人為撤銷的意思表示方式行使撤銷權并不相同。依我國法律規定,行使撤銷權應以訴訟或仲裁方式為之,而直接向對方當事人為意思表示,并不發生撤銷權行使的效力。
4、行使撤銷權須在法定期間內行使。根據《合同法》第55條第1款第(1)項之規定,行使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否則,法律不予保護,可撤銷合同仍應為有效合同。
二、合同撤銷權何時消滅?
《合同法》第5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該條規定的是撤銷權的消滅。
1、撤銷權因除斥期間經過而消滅。所謂除斥期間,為法定的權利存續期間,因該期間經過而發生權利消滅的法律效果?!逗贤ā返?5條第1項所規定的撤銷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即是對撤銷權除斥期間的規定,此規定與《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3條所規定的可變更或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1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的除斥期間為一年是一致的。但應當明確起算時間是不同的,《合同法》規定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而司法解釋的規定為“自行為成立時起”。這個規定明確了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除斥期間為自撤銷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在1年內撤銷權人沒有行使撤銷權時該撤銷權則歸于消滅,可撤銷合同便絕對有效。
2、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放棄撤銷權。在上述除斥期間,當事人知道了撤銷事由后,不但不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反而明示放棄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明確表示”的方式是口頭的或書面的均可。
3、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在上述除斥期間,當事人知道了撤銷事由后,雖然沒有明示表示放棄撤銷權,但以自己的行為放棄的,撤銷權消滅。
通過小編的介紹,大家可以得知,在我國合同法撤銷權行使,只有在滿足相關的規定下,才可以對合同進行撤銷。并且撤銷的一方需要對合同撤銷以后出現的種種后果承擔主要的責任。小編在這里要提醒大家,雙方在生活中進行合同簽訂的時候,一定要在合同的內容進行仔細閱讀,簽訂合同的雙方要互相了解,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簽訂的合同,是不可以被撤銷的。
租賃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建設工程合同發包人的責任
2020最新勞動合同范本(勞務派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可以申請幾次
2020-11-10交通事故保險如何索賠
2020-12-29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申請強制執行費用多少
2021-03-25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外出旅游買什么保險好?
2020-11-27失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