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訂立有失公平怎么辦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訂立的時候有明顯失公平的,合同一方當事人是可以申請撤銷合同的,因合同取得的財產可以要求返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 【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八條 【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后果】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顯失公平的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關于顯失公平的構成要件,應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客觀要件。顯失公平的客觀要件,是指當事人在給付與對待給付之間失衡或造成利益不平衡。由此可見,顯失公平主要適用于雙務合同。對于無償合同,因不存在對價問題,所以不存在雙方利益的不平衡和顯失公平。客觀上經濟利益的不平衡,是以利益能夠依一定的價格、收費標準等加以確定為前提的,對于那些特定物、特殊的服務等,因很難計算其實際價值,一般也不適用顯失公平制度。
二是主觀要件。它是指在訂立合同時一方具有利用優勢或利用對方輕率、無經驗等而與對方訂立顯失公平合同的故意。這種利用他人的主觀狀態已表明行為人背離了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因此,受害人不能證明對方具有此種故意而僅能證明自己在訂立合同時缺乏經驗和技能、不了解市場行情、草率等,從而訂立了于己不利的合同,則不能認為對方具備顯失公平的主觀條件。在此情況下,受有不利的一方應承擔由此造成的不利后果。在法律上之所以要求考慮主觀條件,其目的在于保障交易的公平和公正,維護商業道德,保護處于弱者位的消費者的利益。
在顯失公平合同中,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并不對等,并且不對等的情況還比較嚴重,這就違反了公平合理原則的要求。《合同法》第54條中有規定,對于這樣的合同,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撤銷。但是合同究竟是否顯失公平,還需要結合規定的要件加以判斷。
情勢變更與顯失公平的區別是怎么樣的?
顯失公平的協議簽了有效嗎
顯失公平合同要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誰知道騷擾電話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報警
2021-03-16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某保險公司訴梁某一般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3-14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果樹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26承包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28土地流轉互換糾紛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2-08誰有資格拆除違建
2021-02-09拆遷公司是政府的組成部門嗎,出了事找誰
2021-03-15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