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鑒定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醫療事故鑒定的法律效力是在訴訟活動當中具有非常大的效力,甚至是可以作為證據來進行使用的。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醫療糾紛訴訟一定要經過醫療事故鑒定,醫療事故鑒定并非醫療糾紛訴訟的前置程序。一般的說,患者只要有證據證明自己或已死亡的親屬接受過醫療機構的診斷、治療,并因此受到損害,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損害賠償,人民法院就應當立案受理。
醫療事故鑒定,就其法律屬性而言,是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對醫療部門在醫療行為中是否存在重大過失的一種結論,是醫療行政部門對醫療單位進行行政處罰的主要依據,但不是法院審理醫療糾紛案件的唯一依據。
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按其法律屬性而言,是醫療行政部門對醫療單位進行行政處罰的主要依據,是行政機關為規范醫療衛生行政管理所立行政法規所要求的實質要件。但它并不是法院審理醫療糾紛案件的唯一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法院而言只是參照執行。
是否構成醫療事故,不是認定醫療過失損害賠償責任的必要條件,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只是人民法院審查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是否作為確定醫療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依據,應當經過法庭質證。
而醫療侵權從性質上而言屬于民事侵權行為的一種,具體包括醫療事故、醫療差錯和一般侵權行為。
醫療侵權的內涵和外延均大于醫療事故,兩者是包容與被包容的關系。所以鑒定不構成醫療事故并不能否認有構成醫療差錯或一般侵權行為的可能性。
患者的權益范圍相當廣泛,不僅包括生命權和健康權,而且還包括財產權、知情權、隱私權等一系列權益,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只規范了構成醫療事故的這一類情況,對其他兩類侵權并未涉及。所以只要是醫務人員侵犯了患者受法律保護的權利或利益,造成損害后果的,在具備主觀過錯和因果關系時,便可能構成醫療侵權。
人民法院在審理因醫務行為而發生的損害賠償案件時,要正確理解上位法與下位法之間的關系,要正確理解《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9條第二款關于‘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對于鑒定機構認為不構成醫療事故,但經審理能夠認定醫療機構確實存在民事過錯,符合民事侵權構成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106條第二款等法律關于過錯責任的規定,確定醫療機構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以保護患方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醫療侵權和醫療事故在法律上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兩者各有不同的構成要件,只要構成民事侵權的要件,醫療單位就需承擔賠償責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大多數關于醫療方面的糾紛類型的案件,在進入到法院訴訟過程之后,法院由于他們不具有相關的醫療的知識,所以并不知道如何來確定一個責任,所以此時委托一個醫療方面的鑒定程序是非常的重要的,這會影響到法官最終的判決。
醫療事故官司怎么打,要注意什么?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的責任程度
醫療事故糾紛,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管轄法院
2021-01-27個人買房商業貸款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6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企業員工受刑事處罰獎金如何發
2020-12-13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離婚財產保全時需要證據嗎
2020-11-23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