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調解應當是在一個月的審理期限內。但是審理期限可以依法延長,調解解期限當然也可以依法延長。
刑事和解的介紹
刑事和解,是指通過調停人使刑事和解受害人和加害人直接交談、共同協商達成經濟賠償和解協議后,司法機關根據具體情況作了有利于加害人的刑事責任處置的訴訟活動,包括經濟賠償和解和刑事責任處置兩個程序過程。在和解過程中,被害人與加害人可充分闡述犯罪給他們的影響及對刑事責任的意見等方面內容,選擇雙方認同的方案來彌補犯罪所造成的損害;在刑事責任處置過程中,加害人能獲得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這樣,被害人在精神和物質上可以獲得雙重補償,而加害人則可以贏得被害人諒解和改過自新、盡快回歸社會的雙重機會。
刑事和解是刑事契約的典型形態,和“私了”的區別在于,有司法機關的監督和確認,保證了糾紛解決的有效性、合法性和正當性。刑事和解也有別于辯訴交易,辯訴交易中公訴人一般根據所掌握的證據能否獲得勝訴而決定是否進行交易,并不征求被害人意見,也不以賠償、道歉作為條件,被害人被邊緣化,交易的結果很有可能違背被害人的意愿。而刑事和解則是被害人和加害人之間為了利益最大化而選擇的案件解決方式。
刑事和解制度是西方刑事法學的創舉,始于上個世紀70年代加拿大安大略省基秦拿縣的一次“被害人—加害人”和解嘗試方案。當時,基秦拿縣的一名年輕緩刑官員說服法官讓兩名被判處破壞藝術作品犯罪的年輕人同所有的被害人見面。其后,法官責令兩年輕人向被害人賠償所有損失作為其判處緩刑的條件。數月后,兩名加害人再次會見所有被害人并支付相應的賠償以履行法院判決。基秦拿縣這種嘗試逐漸演變為一個由教會捐贈、政府補助和社會各界支持的“被害人—加害人”和解方案基金會。隨后,加拿大其它地區也積極參與這項活動。1978年,美國印第安納州埃爾克哈特市首次將“被害人—加害人”和解方案引入美國。自此,該和解方案迅速傳遍了整個美國和歐洲。到目前為止,世界已擁有1200多個“被害人—加害人”和解項目,其中美國和歐洲占75%。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刑事案件調解應當是在一個月的審理期限內。但是審理期限可以依法延長,和解期限當然也可以依法延長。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期待利益要具備什么條件
2021-02-08城市房屋拆遷與農村房屋拆遷有什么不同
2021-02-25工程施工工人受傷如何處理
2021-01-27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2-25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上班路上被車撞傷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嗎
2021-03-24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