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行使合同撤銷權的情形有哪些
我國《合同法》第74條規定了在3種情形下可以行使債權人撤銷權:
1、債務人放棄其已經到期的債權;
2、債務人無償轉讓財產;
3、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并且受讓人知道債務人在低價轉讓時尚有未清償的債務的。
二、行使撤銷權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釋(1999)19號《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行使債權人撤銷權應注意如下5個問題:
1、債權人應以債務人為被告,并可以將受益人或受讓人列為第三人。
2、應該向被告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3、行使債權人撤銷權的請求額不得超過債權人的債權。
4、行使撤銷權的費用由債務人承擔。有過錯的受益人或受讓人應當分擔。
5、債權人的撤銷權必須在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的,債權人撤銷權消滅。
三、合同撤銷權的行使方式
關于合同撤銷權的行使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立法例:
1. 以意思表示的方式行使。即撤銷權人將撤銷合同的意思告知相對人即可產生撤銷的效果。此種撤銷權的行使方式,主要以德國、日本為代表。德國民法典第143條第1款明確規定:“法律行為的撤銷在向相對人表示后生效。”日本民法典第123條亦規定:“可撤銷行為的相對人為確定者時,撤銷或追認,以對相對人的意思表示進行。”
2. 須以訴訟方式行使。即撤銷權人須向法院提起撤銷合同的訴訟,由法院作出相應的判決后才發生合同撤銷的效果。采取此種方式的主要有法國等國家。法國民法典第1117條規定:“因錯誤、脅迫或欺詐而訂立的契約并非當然無效;此種契約,依本編第五章第七節規定的情形與方式,僅產生請求宣告其無效或宣告其應予撤銷之訴權。”
3. 因撤銷的原因不同而分別規定以意思表示的方式或訴訟的方式行使。我國臺灣地區采取此種立法例。臺灣“民法”第88、89、92條所規定的因錯誤、誤傳、欺詐、脅迫等原因而撤銷時,以意思表示行使撤銷權即可;而第74條關于顯失公平之行為(暴利行為)的撤銷,則要求以訴訟的方式請求法院予以裁判。
撤銷權和代位權是法律賦予債權人的,主要是在債務人惡意損害自身財產或者轉移自己財產的情況下,允許債權人采取一定的措施來維護自身權利。不過債權人在行使撤銷權的時候必須要符合規定的情形,其中就包括債務人放棄其已經到期的債權;債務人無償轉讓財產等幾種。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消滅的情形
債權人撤銷權構成要件有哪些
擔保人能否行使撤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留黨員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7股東會的列席人有什么權利
2021-03-15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