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白云區律師 涿州市律師 蕉城區律師 長安區律師 岳麓區律師 大邑縣律師 南山區律師 泗水縣律師
近幾年,醫療損害的賠償案件一直是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患者由于人身損害要求醫院方作出賠償,那么首先就要明確醫院和患者雙方分別要承擔的責任,所以醫療損害責任法律制度就起到了關鍵作用。接下來就由律霸為您解答相關內容。
一、醫療損害責任分類
1、醫療技術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病情的檢驗、診斷、治療方法的選擇,治療措施的執行,病情發展過程的追蹤,以及術后照護等醫療行為,不符合當時既存的醫療專業知識或技術水準的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所應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醫療技術損害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證明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醫療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須由原告即受害患者一方承擔舉證責任,即使是醫療過失要件也由受害患者一方負擔。
2、醫療倫理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各種醫療行為時,未對病患充分告知或者說明其病情,未提供病患及時有用的醫療建議,未保守與病情有關的各種秘密,或未取得病患同意即采取某種醫療措施或停止繼續治療等,而違反醫療職業良知或職業倫理上應遵守的規則的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所應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在訴訟中,對于責任構成的醫療違法行為、損害事實以及因果關系的證明,由受害患者一方負責證明。在此基礎上實行過錯推定,將醫療過失的舉證責任全部歸之于醫療機構,醫療機構一方認為自己不存在醫療過失,須自己舉證,證明自己的主張成立,否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醫療產品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在醫療過程中使用有缺陷的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以及血液及制品等醫療產品,因此造成患者人身損害,醫療機構或者醫療產品生產者、銷售者應該承擔的醫療損害賠償責任。
二、 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
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是指在行為人的行為致人損害時,根據何種標準和原則確定行為人的侵權責任。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是侵權行為法的核心,決定著侵權行為的分類、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負擔、免責事由等重要內容。我國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主要包括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與公平責任原則。而《侵權責任法》中關于醫療損害責任實行多重歸責體系:
(1)、對于醫療技術損害賠償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2)、對于醫療倫理損害適用過錯推定原則
(3)、醫療產品損害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一)醫療技術損害責任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注意義務,即沒有為患者提供符合當時的診療技術水平的診療服務而產生的損害賠償責任。醫療技術損害責任實行過錯責任,由受害人舉證證明醫療機構存在過錯。《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七條規定:“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醫療過失應根據當時的醫療水平、同時參考醫療機構所在地區、醫療機構資質和醫務人員資質,確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應當達到的高度注意義務。醫務人員違反注意義務的情形包括:
(1)、違反醫療行為中不良后果的預見義務,
(2)、違反醫療活動中不良后果的回避義務,
(3)、違反醫療活動的轉醫義務。醫療損害過錯責任構成要件:
1、醫療機構和醫療人員的行為,
2、患者的損害,3、醫療機構和醫療人員的過錯,
4、診療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在診療活動中如果患者受到損害,如無特別規定,須證明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有過錯及其損害與該過錯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才能要求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二)醫療倫理損害責任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告知義務導致患者喪失選擇權而發生的損害賠償責任。過錯推定原則,是指受害人證明因行為人的行為而遭到損害,且二者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即可要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而無須證明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錯。推定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是基于法律規定,即行為人違反法律相關規定,便推定其有過錯。醫療機構如果認為自己醫療行為沒有過錯,由醫療機構舉證證明自己已履行法定義務,不具有醫療過失。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則不承擔賠償責任;不能證明的,則承擔醫療損害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實行過錯推定的三種情形:“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醫療機構違反《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八條,只是有過錯的表面特征,并不等于醫療機構存在過錯,醫療機構可以提出反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即不承擔醫療損害賠償責任。
(三)醫療產品損害責任
由于診療活動中使用了有缺陷的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血液等而導致的損害賠償的,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九條規定 :“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后,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或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醫療損害產品責任須具備三個要件:
產品具有缺陷;
須有缺陷產品造成受害人損害的事實;三、缺陷產品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另根據本法第五條規定規定,醫療機構能夠證明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血液等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一條 規定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血液等產品未投入流通的;
(二)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血液等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國、;
(三)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血液等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三、醫療機構減輕或免除責任的情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章規定:受害人故意、不可抗力、第三人的行為等造成受害人損害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但是,鑒于醫療損害的特殊性,除以上規定外,患者雖有損害,但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十條第一款三種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三)限于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中規定的醫療機構免責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不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3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同時該條例第49條規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可見,《醫療事故條例》是確定醫療損害是否基于醫療事故,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就不予賠償;而《侵權責任法》關于醫療機構免責規定是基于過錯責任原則,只要有過錯,醫療機構就應當相應的賠償責任。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作為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是下位法、舊法,而《侵權責任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是上位法、新法,根據上位法優于下位法、新法優于舊法的法律適用原則,醫療糾紛應優先適用《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
以上就是關于醫療過錯責任法律制度的全部內容了。醫療損害嚴重侵害了患者生命健康,如果因為醫院一方的原因造成患者身體損傷,雙方可以選擇協商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協商失敗,患者可以選擇上訴,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法律會保護作為受害者的弱勢群體。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衡水律師!
在哪些情形下,醫院存在醫療過錯的行政責任?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收費標準的內容有哪些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申請書如何書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個人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3-05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成都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宣判,高空拋物可入刑嗎
2021-02-15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1-01-28私人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30土地轉讓中要考慮哪些問題
2020-12-07